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态学 土壤物理学 土壤化学 土壤地理学 土壤生物学 土壤耕作学 土壤改良学 土壤肥料学 土壤分类学 土壤调查与评价 土壤学其他学科 农业资源利用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土壤学 土壤结构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0.17 秒)
石质土壤在全球范围内广发布,尤其在山地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土壤中石砾存在能够显著改变土壤物理结构,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入渗率,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再分配,从而对水文过程和地球生物化学循环产生深远影响。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过程的关键驱动因子,受到土壤性质的强烈作用。石砾与细土形成微生境“石际”,增加了微生物生境的异质性,改变其代谢效率,从而有利于支持不同于细土的微生物群落。然而,目前石砾含量对土壤微生物影响...
日前,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水库生态学研究中心团队在水库消落带土壤结构演变与界面物质循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成果发表在《Soil & Tillage Research》、《CATENA》、《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Microbial Ecology》、《生态学报》、《土壤》等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经典刊物。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底,而团聚体是土壤结构和功能的基本...
蚯蚓通过取食、排泄、分泌黏液、挖掘洞穴等活动,可显著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探究蚯蚓与有机物料不同配施方式对茶园土壤肥力的调控效果与机理,设计5个处理组:不施肥(CK),不施肥+蚯蚓(BE),菜籽饼+蚯蚓(CE),茶树修剪物+蚯蚓(JE),生物质炭+蚯蚓(TE),分别进行室内模拟实验。结果显示,与不施肥(CK)相比,接种蚯蚓(BE)处理使土壤的总碳含量呈升高趋势;添加有机物料(CE、JE、T...
植物根系和蚯蚓等生物活动对土壤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土壤结构也可以显著影响根系生长和蚯蚓等土壤动物活动。围绕土壤结构和生物活动的相互作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彭新华课题组应用X射线CT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研究土壤结构改良剂对皖南旱地红壤孔隙、容重及水分特征的影响,为皖南旱地红壤改良、提高土壤持水保水与抗旱保墒性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硅藻土(通气性Si改良剂)、泡沫沙类改良剂(T20)和无机矿石类改良剂(G20)等3种土壤结构改良剂,设置1%,2%,5%与10%的4个添加比例,进行土壤物理性状与水分特征测试。[结果] 硅藻土与T20均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而G20在添加5%与10%时才显著降低;硅...
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决定了土壤质量的好坏,而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土壤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对土壤物理性质以及植物的生长具有极大的影响,团聚体稳定性是土壤复杂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已有的研究涉及到团聚体的水稳性,主要集中于一些土壤理化性质对团聚体结构的间接影响,而强烈耕作直接导致的土壤结构稳定性变化的机理还不清楚。
分析土壤性质及饱和导水率与海拔之间的关系,为该地区的土壤性质及土壤导水性能的空间异质性提供参考. [方法] 用环刀分层取样对北京市鹫峰低海拔地区不同海拔的6块样地进行土壤性质测定,并进行水分穿透试验. [结果] 鹫峰低海拔地区土壤密度、总孔隙度及0.25水稳性团聚体与海拔之间无相关关系;土壤含水率及石砾含量均表现出与海拔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土壤含水率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石砾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
2013年9月8日至10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土壤结构及其生态功能”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土壤研究所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承办,国际土壤与耕作学会协办。参加本次会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200余人,其中国外专家30余人,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等14个国家,国内专家来自20余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彭新华研究员团队联合上海光源,采用同步辐射显微CT扫描技术,结合图像处理和分析方法,揭示了水稻土结构随耕作熟化过程、有机碳的积累而发生变化。水稻土熟化过程提高了团聚体水稳定性和土壤总孔隙度,而这部分主要来自大孔隙(>50 mm)的增加。同时,该过程也提高了孔隙比表面积和连接性,形成疏松多孔的团粒状结构,利于水肥保持与供应。该结果发表在《农业工程学报》(2011,27:343...
近年来,随着CT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的发展,土壤结构由过去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化研究,这为打破传统的“土壤黑箱”模式,直接构建土壤孔隙与水肥供应的耦合关系成为可能。
沙岸木麻黄防护林不同更新模式土壤结构分形特征及其效应。
土壤结构土壤耕作与根区的环境条件关系、土壤结构、根际微生物和分泌物的关系、土壤结构和耕作对根系生长的关系几个方面讨论了土壤结构和耕作对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与持续农业的关系。
土壤结构改良剂(PAM)     土壤  结构  改良剂       < 2008/10/31
土壤结构改良剂(PAM)可促进土壤形成团粒、防止土壤板结,固定表土、防止土壤流失,保护耕层土壤结构、抑制土壤流失。将其与石膏(磷石膏)及其它配合物复合使用,在旱作节水农业区组装配套,可大幅度提高旱作区的雨水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大幅度降低土壤侵蚀(包括风蚀、水蚀)。该产品实施简便,成本低,效益高。该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提高雨水利用率:PAM可保持土壤表面结构稳定,增加雨水入渗,可提高雨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果摘要:新型土壤结构改良剂聚丙烯酰胺(简称PAM)能起到增强入渗、减小径流和土壤侵蚀,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增加植物有效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小杀虫剂和肥料的流失,改善环境等作用。其主要特点为:(1)施用简单,可与肥料同时施撒或施加于灌溉水中;(2)用量少,0.6-0.8公斤/亩:(3)持续时间长。施用一次其有效性可达一年;(4)成本低,50元/公斤;(5)见效快,施用后可增加土壤...
根据不同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分别从黄土高原不同地域分层(0~20 cm、20~40 cm和40~60 cm)采集22个土壤剖面样品,研究土壤有机碳库在不同结构体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所有结构体,从表层向下有机碳含量和贮量皆呈递减趋势;而各土层,从>5 mm、2~5 mm、1~2 mm到0.25~1 mm结构体有机碳含量呈递增趋势,而从0.25~1 mm到<0.25 mm呈下降趋势,以0.25~1...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