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作物生理学 作物遗传学 作物生态学 种子学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作物栽培学 作物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艺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25 共查到作物学 水稻细胞相关记录25条 . 查询时间(0.622 秒)
摘要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粳稻品种8126离体培养早期的花药,从所产生的一个花粉植株的H2株系中分离到一个黄绿色突变体。突变体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仅为正常叶片的1/3。突变性状稳定,在连续自交4代中,没有出现任何绿色植株;由突变体通过花药培养产生的植株除部分白化苗外均呈黄绿色。突变体与正常植株杂交,无论其为父本或母本,杂种F1植株通过花药培养产生的小苗中绿苗与黄绿苗的比值符合3:1;由杂种F...
摘要为了用分子标记准确定位野败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4,将日本水稻基因组项目(Rice Genome Program, RGP)构建的水稻遗传连锁图谱第10染色体分子遗传图上的分子标记R1877和G2155之间对应区域YAC物理图上的6个YAC克隆进行了亚克隆,获得119个片段.对这些探针进行多态性探查,获得了2个多态分子标记.用珍汕97A和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的杂种F2分离群体中的11...
用激光微束法将外源基因导人水稻细胞的研究
从幼穗发育的IV到VII期,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幼穗和叶片的ACC含量和乙烯释放速率均高于其保持系(珍汕97B)。外施乙烯释放剂乙烯利使保持系花粉可育度明显下降;外施ACC合成酶抑制剂AVG引起两系幼穗ACC含量和乙烯释放速率下降,并使不育系花粉育性得以部分恢复,而在外施AVG的同时再施以乙烯利则AVG的恢复作用消失。以上结果说明乙烯的过度释放是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产生的原因之一。
材料和方法1.杂种优势分析 1978年5月10日在我院北圃场播种中杂1号粳稻,BoroⅡ—京引47A/300号,保持系京引66、京引47和对照种喜峰,6月23日插秧,插植规格为(6+8)÷2×4(寸),每穴1苗,每亩2.1万基本苗。试验小区面积30平方米,随机区组排列,重复四次。成熟时,田间取样,单收,单打,称重。对株高、穗长、一株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型育性回复突变体的同工酶和氨基酸分析。
摘要 采用固相pH梯度-SDS PAGE 双向电泳对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YTA)的不育系和保持系(YTB)单核期花粉总蛋白质进行了分离,通过银染显色,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Image Master 2D V5.0 软件可识别约1800个蛋白质点,其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数为85。将其中16个差异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
用CaCl2处理水稻愈伤组织,研究钙离子在水稻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水稻愈伤组织经150mmol/LcaCI2处理1~2h后,DNA无明显降解;处理3h后,DNA降解为5kb以上的大片段;处理8h后,DNA几乎完全降解成200bp~1kb的小片段。由此推测,细胞外高浓度的Ca2+对诱导凋亡细胞的DNA片段化起了重要作用。研究还发现,一定浓度的Mg2+和放线菌酮也能诱导细胞DNA片段化,Z...
报道了五种不育细胞质型十二个不育系与“7623”恢复系杂交F_1、F_2、F_1B_1以及其中[BT]型五个杂交组合的F_3、部分F_4、F_5等各代共3.286株植株的花粉育性表现及遗传分析结果。发现在“7623”恢复基因作用下,十二个组合的F_1代育性部分恢复,F_2代能育株:不育株量15:1的分离,F_1B_1代量3:1的分离,估计“7623”恢复系具有两对在孢子体水平上广泛作用于各种不育细...
用马协 A、丛广 41 A和珍汕 97A与 1 3个水稻品系杂交 ,对三者的遗传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马协 A和珍汕 97A的恢保关系基本相同 ,其核不育基因等位 ,同属孢子体不育类型 ,其恢复性受 1~ 2对显性核基因控制 ;丛广 41 B、密阳 2 3具 1对恢复基因 ,明恢 63具 2对恢复基因。丛广 41 A的不育性受 1对隐性核基因和不育细胞质共同控制 ,其核不育基因与珍汕97A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