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学 双季稻相关记录80条 . 查询时间(0.2 秒)
2024年水稻单产提升技术网络培训班课件:双季稻增抗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
农业农村部双季稻种质创新与育种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是农业农村部为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体系,促进国家与地方科技创新平台的有机衔接,推进不同层次创新平台的合理布局,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等战略需求,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牵头)和江西农业大学于2022年8月共同组建获批的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
以控释氮肥为主要载体的稻田一次施肥技术具有节肥、省工、高效等优势,受规模化生产的驱动,其在水稻生产中,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双季稻的技术需求日趋迫切。然而,控释氮肥氮素释放呈S或J型“单峰”模式,因而一次施用下无法同步水稻分蘖期和穗分化—抽穗期“双峰”氮素需求,导致水稻产量不高不稳。已有研究通过控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分次施用、推迟施用等方式优化其“双峰”供肥,但距一次施用的技术期望还有较大差距。采用分别靶...
针对水田肥料深施难、肥料利用率低的难题,研发出双季稻机插秧同步精准侧深施肥技术。该技术在现有插秧机的基础上,设计螺旋打推杆施肥部件和同步施肥装置;按需精量施肥和根际深施肥部件,研制出机插与根际精准同步施肥机具,侧深施肥机插比其它方式在施肥量减少20%的情况下,较普通不带侧深施肥机插增产4.4%,肥料利用效率早稻提高42.0%-74.4%,晚稻提高36.2%-59.7%,光能利用率较常规施肥高出25...
文喜贤——江西双季稻区籼改粳技术体系创建与产业化应用
鄂东南双季稻-油菜轮作种植区具有前季水稻腾茬时间晚,油菜种植时间紧的特点。该区域油菜产量水平较高,但是存在化肥和农药施用量较高、配比不科学等问题。本项技术模式在适应现代油菜产业发展要求前提下,以绿色、高产、高效为核心,组装集成了“稻草还田、适时播种、以密补迟、种肥同播、肥药减量、全程机械轻简化种植”等关键技术,实现油菜化肥农药减量20%以上,油菜籽亩产200 kg的目标。
江西西南部三熟制稻-稻-油轮作种植区具有前茬晚稻收割时间较晚,油菜种植时间紧,并且油菜生长期雨水偏多,土壤养分易流失等特点,加之晚稻收割时农户普遍焚烧秸秆,既没有合理利用有机秸秆能源,又增加了大气的污染,该区域存在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较高,以至于土壤有机成分逐年降低,酸化和板结日趋严重等问题。开展本项技术模式是在适应现代油菜产业发展的要求下,围绕绿色生产、高产栽培、优质高效、生态优化为核心,组装集成“...
为了探究不同紫云英翻压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全氮含量与分布、水稻产量的影响。在减量氮、钾肥20%条件下,设置CK(不施化肥、紫云英)、F100(常规施肥)和翻压紫云英15 000(GM1),22 500(GM2),30 000(GM3),37 500 kg/hm2(GM4)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CK和F100处理相比,减量施用氮、钾化肥20%并翻压不同量紫云英均能增加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中...
为探索有机肥施用协同晚稻秸秆还田下双季稻产量变化及光合特征。设置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早晚稻均减施20%,30%及40%化肥氮、早稻减施40%化肥钾对双季稻产量、幼穗分化期倒三叶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SPAD)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晚稻减施化肥氮、早稻减施化肥钾均可提升幼穗分化期叶片光合性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双...
2020年5月7日,由省农学会组织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专家,对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双季稻田扩库增能与水肥高效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进行了评价。
利用1960?2019年广西91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日照时数资料,将研究时段分成前30a(P1:1960-1989年)和后30a(P2:1990-2019年)两个阶段,分析影响水稻种植布局的4个关键气候因子即双季稻安全生育期、安全期内≥10℃活动积温、全年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日照总时数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规律,采用等权重原则对两个阶段的关键气候因子进行评估打分,根据总得分将广西双季稻种植划分为单季...
2020年4月24日,湖南省农学会组织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专家,对院水稻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专项子任务“双季稻三熟区稻油系统资源优化配置与丰产高效利用”进行现场评议,并通过专家评审。
【目的】 合理减少氮肥用量是解决我国当前稻田生态系统氮素损失量大、氮肥利用率低等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减少氮肥投入能否维持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肥力还不清楚。以我国南方典型红壤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连续7年化肥深施结合不同氮肥用量措施下双季稻产量、氮肥偏生产力、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肥力的差异特征,探讨长期氮肥减量的可行性,为制定适宜的双季稻田氮肥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
【目的】 秸秆还田是我国水稻生产中的常规土壤培肥措施,在此背景下,进一步研究有机肥和包膜尿素替代部分普通尿素,以及施用硅肥和微量元素对土壤固碳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机理,为实现稻田“固碳减排”提供依据。 【方法】 江西高安县的双季稻田间定位试验始于2013年。在秸秆全部还田、早稻施N165 kg/hm2和晚稻施N 195 kg/hm2条件下,设置4个氮素处理: 100%普通尿素氮 (CK...
【目的】 水稻秸秆和紫云英是稻田系统重要的原位有机肥源,明确长期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后水稻增产趋势、养分积累和土壤肥力变化特征,以便对秸秆和绿肥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方法】 本试验为3年连续大田试验 (2016―2018年),以双季稻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处理:1)早、晚稻秸秆不还田,冬季不种植紫云英 (CK);2)早、晚稻秸秆全量还田,冬季不种植紫云英,即秸秆单独还田 (T1);3)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