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态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土壤生态学 生态相关记录382条 . 查询时间(0.992 秒)
氮沉降是陆地生态系统中营养的重要来源,在保持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和调节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燃烧、氮肥生产和使用及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等人类活动造成了活性氮排放激增,导致氮沉降增加和生态系统的退化。自2010年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来削减大气氮沉降前体物的排放,但大气氮沉降是否相应地减少仍需长期监测。
农业生产中化学氮肥的施用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但长期过量的氮肥施用将导致大量肥料氮通过不同途径发生气态和淋溶损失,造成环境和地下水氮素污染问题。研究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结合秸秆覆盖还田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可有效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保障土壤肥力与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矿质氮是氮素各形态损失的共同的源,因此,明确免耕秸秆覆盖措施对农田土壤肥料氮向...
生态系统退化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而退化生态系统通常是温室气体排放源。当前,全球尺度上生态恢复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向、程度和机制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张克荣团队和张全发团队,收集了全球已有的观测数据,建立了生态恢复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全球数据资料库;发现了生态恢复能有效降低全球增温潜势。研究显示,与对照样地相比,森林、草地和湿地恢复分别降低全球增温潜势327.7%、157.7%和62.0%...
2023年11月25日,湖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三普”)外业质控团队、省“三普”外业技术专家组、湘西州土肥站和吉首市土肥站领导在吉首现场考察了中国科学院亚热带亚热带农业生态所承担的湘西州剖面样点调查与采样项目实施情况,并对采样组进行了技术指导和交流。陈香碧研究员代表项目团队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亚热带生态所承担湘西州任务内容、现阶段进展、工作计划及团队运行机制。李裕元研究员作为踏勘组资深专家...
压砂地种植在西北地区比较普遍,宁夏全区有100多万亩压砂地,主要分布在宁夏中卫市,都是种植压砂西瓜。近年来,由于压砂地的无序扩张和不合理的种植方式,造成压砂地耕层土壤理化性质明显恶化。压砂地的生态问题已经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和汪洋主席都对压砂地的生态修复做过批示。为了守好生态安全屏障,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更可持续,宁夏回族自治区目前正在有序退出压砂种植方式。因此,开展压砂地生态修复技...
2023年来,微/纳塑料污染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问题。科学家们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识别和量化环境样品中的微/纳塑料仍然面临挑战,尤其是在土壤环境样品中对微/纳塑料进行检测和分析。由于微塑料的类型、大小和化学性质丰富多样,缺乏统一的分析方法来描述土壤中微/纳塑料的特征,但是,识别、量化和表征环境中微/纳塑料的分析技术正在不断发展。
“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青年论坛”第六十一期—左娟青年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欧阳志云团队,在耕地开垦对生态保护成效的影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耕地复垦破坏中国自然资本投资以为题,发表在《自然-生态与进化》(自然生态与进化)上。
全球变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人们关于微生物源和植物源碳对气候变暖的具体响应仍然缺乏了解。为了填补这一知识空白,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沙漠研究团队对142篇论文进行了meta分析,对986项不同碳源对气候变暖的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董达,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土壤生态系统碳氮元素周转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公益类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Microbiome、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
当前,人口压力及与之相关的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全球土壤资源负担越来越重,土壤酸化、生物功能退化、土传病害高发等土壤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土壤微生物组是调控土壤健康和植物生长的核心驱动力,其中诱发宿主病害的土壤病原菌严重危害植物生产力的实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这些病原菌预计还会增加,对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构成重大挑战。尽管如此,环境特异性-微生物组互作调控病原菌...
2023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举办了首期华南生态环境论坛。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陶凤博士应邀参加论坛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黄土区坡面生态系统中物质运移与调控”(KZCX2-411)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课题“退化生态系统重建模型与模拟”(G2000018605)资助出版:本文集共收录55篇论文,内容涵盖土壤物理参数测定、特征及其模拟;土壤植物系统水分、溶质运动与节水农业;水土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三方面。
兰州大学生态学学博士后赵泽瑛在环境与生态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发表题为“Plant biomass mediates the decomposition of polythene film-sourced pollutants in soil through plastisphere bacteria island effec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植物生物质嵌...
温室气体减排和碳生态封存是应对全球变暖的两个关键过程。生物炭可以在土壤环境中长时间稳定存续进行直接碳封存,还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优化微生物群落、减少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促进植物源碳的固存。目前,生物炭已成为促进土壤生态固碳以及温室气体减排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生物炭在进入土壤后的稳定机制、对土壤碳源的激发效应(图1)、对温室气体排放和养分循环的影响机制、土壤应用等核心限制因素方面的认知差距,制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