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珊瑚岛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492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被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组研究员简曙光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下,在土壤磷含量和光照强度对热带珊瑚岛飞机草竞争力的影响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s)。
随着人类活动加剧,我国西沙热带珊瑚岛的植被面临着优势植物群落衰退、外来入侵种增加等问题。自然植被再生障碍是造成热带珊瑚岛自然植被退化的主要因素。土壤种子库对维持植物群落的恢复力具有重要意义。厘清人为干扰对珊瑚岛植被土壤种子库群落特征和空间分布的影响规律,揭示相应的植被退化机理,对于热带珊瑚岛植被生态系统的保育和恢复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星罗棋布于南海的珊瑚礁是南海最重要且独特的地质体,在维护我国海洋领土完整、行使国家主权、资源供给及生态和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珊瑚岛礁的发育演化和成因问题最早可追溯到1842年达尔文沉降理论,迄今科学家已提出多种模式和理论,但存在争议或难以解释的现象,如不同区域和类型岛礁的发育过程和模式、环礁形成的主控因素等。
星罗棋布于南海的珊瑚礁是南海最重要且独特的地质体,在维护我国海洋领土完整、行使国家主权、资源供给及生态和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珊瑚岛礁的发育演化和成因问题最早可追溯到1842年的达尔文沉降理论,迄今科学家们已提出了多种模式和理论,但仍存在许多争议的问题或难以解释的现象,如不同区域和类型岛礁的发育过程和模式、环礁形成的主控因素等。
2022年6月21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夏少红团队,以突破珊瑚岛礁本体浅表三维精细成像为目标,在南海典型珊瑚岛礁开展了基于海洋环境噪声的探测试验和成像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工程学领域TOP期刊Engineering《工程学》上。
南海是我国四大海中唯一发育洋壳的海盆,是板块边缘俯冲-张裂形成的特殊类型的边缘海。厘清南海的构造演化历史对于认识板缘型边缘海成因、完善板块构造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南沙地块的裂离与南海海盆扩张是紧密相连的构造演化过程。2022年来中国科学家在南海海盆(IODP 349航次)和北部陆缘(IODP 367和368/368X航次)领导实施的国际大洋钻探逐渐揭示了南海海盆的扩张历史。然而,由于南海南部构造地层...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陈红锋研究员、华南植物园易绮斐副研究员主编的《热带珊瑚岛礁果蔬栽培技术》一书近日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得到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No.XD13020600)的资助。
与大陆相比,岛屿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低,群落结构简单,有害植物入侵往往会造成更大的危害。西沙群岛是一群面积较小且年轻的珊瑚岛,远离大陆,终年高温强光,存在盐碱和季节性干旱,生态系统脆弱。近年来,我们发现西沙群岛的森林植被出现退化现象,有害植物入侵是导致其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指数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最直接指标,通常包括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丰富度、密度和生物量等。但是,...
2020年4月16日获悉,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刘占锋研究员和吴文佳助理研究员主编的《热带珊瑚岛礁土壤线虫——形态分类及群落结构》一书,近日由广东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
为研究南海地区珊瑚岛礁场地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特征,基于南海珊瑚岛礁几个代表性场地钻孔资料和60条近断层脉冲型强震记录,结合强震数据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讨论了地震动幅值水平和场地条件对场地放大的影响。根据地貌单元特性、地层岩性、成因和分布规律,得到4类工程地质场地,建立了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并选取了土体动力参数,讨论了其在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地震反应特征。结果表明:从土层剪切波速来看珊瑚礁场地属...
自西沙“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出水过程曝光后,“沉船文物或来自福建”的消息不胫而走。2日,参与水下考古的福建泉州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红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出水的瓷器碎片基本断定来自泉州德化窑。”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要往南洋去,而三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是必经之地。”随“中国考古01号”船来到西沙群岛开展考古作业的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肯定了三沙水下考古在探究整个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南海海域要好好挖掘与保护。
2015年5月18日,记者从执行西沙群岛水下考古任务的指挥船—“中国考古01”船上了解到,始于今年4月12日的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经过一个月的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工作。
截至目前,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队在西沙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打捞出包括7尊石像在内的37件石构件,基本完成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已经掌握的材料推测,这些构件应为清代中期移居海外的先民在国内订制的建筑部件,由于运送船只失事而遗留在该海域。
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正在进行中,水下考古队副领队符洪洪9日向记者介绍,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初步确定为清代遗存。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水深2米至7米,距西沙永乐群岛珊瑚岛距离约2000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