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学 仁用杏相关记录30条 . 查询时间(0.137 秒)
仁用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经济型干果树种、木本油料树种和蛋白饮料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但仁用杏生产中仍存在产量不稳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仁用杏春季开花较早,易受晚霜危害,导致花芽、花器官,甚至幼果常遭受冻害,造成产量大幅度降低,甚至绝产。
国家林业草原仁用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9年5月,旨在建立一个仁用杏系列技术研发、成果孵化和集成创新的平台,研发和集成创新一系列有自主产权的仁用杏技术成果,形成仁用杏育种工程技术、良种快繁工程技术、高效栽培工程技术、仁用杏产品精深加工及产业化开发工程技术、仁用杏工程技术培训和认证中心,加速相关研发成果的快速转化,培养一批高素质仁用杏科研和管理人才,支撑仁用杏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021年7月10日,全国经济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57)在北京组织召开《仁用杏杏仁质量等级》国家标准英文版的评审会。来自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等单位的7位专家对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杏课题组承担编制的《仁用杏杏仁质量等级》国家标准英文版进行了评审。
2021年7月10日,全国经济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57)在北京组织召开《仁用杏杏仁质量等级》国家标准英文版的评审会。来自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等单位的7位专家对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杏课题组承担编制的《仁用杏杏仁质量等级》国家标准英文版进行了评审。
2021年7月10日,全国经济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57)在北京组织召开《仁用杏杏仁质量等级》国家标准英文版的评审会。来自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等单位的7位专家对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杏课题组承担编制的《仁用杏杏仁质量等级》国家标准英文版进行了评审。
《河南日报》2016年2月27日讯  2月26日,记者从位于郑州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了解到,由该中心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仁用杏和巴旦杏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取得阶段性成果,不但营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仁用杏基因库,而且培育出高效优质的高抗仁用杏良种,令其由单纯生态树种“升级”为生态与经济效益兼具的高附加值树种。
利用人工智能模拟霜箱,设8 个温度(18、–1、–2、–3、–4、–5、–6、–7 ℃),对抗寒性不同的两个仁用杏(Prunus armeniaca Linn.)品种雌蕊的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增加了仁用杏雌蕊H2O2 含量,–7 ℃时抗晚霜品种‘围选1 号’和晚霜敏感品种‘龙王帽’分别为对照(18 ℃)的 5.49 倍和7...
2013年1月24日,由泡桐中心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经济林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仁用杏和巴旦杏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协作会在郑州召开。协作会由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经济林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项目负责人兼领导小组组长、泡桐中心主任李芳东研究员,副主任杜红岩研究员、“仁用杏和巴旦杏”课题主要参与单位专家、泡桐中心仁用核果创新团队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仁用杏新品种“薄壳1号”     仁用杏  新品种  薄壳1号       < 2009/8/5
‘薄壳1号’是仁用杏‘优一’的实生栽培变种,丰产性强,盛果期平均株产杏核11.1 kg,出仁率42.35%~45%。核壳厚度0.9~1.12 mm,具有结果量越大,核壳越薄的特性。
仁用杏果肉营养成分分析     仁用杏  果肉  成分  分析       < 2009/5/11
以生产上栽培的5个主要仁用杏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一般营养成分分析,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9 种矿物质元 素含量,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了总多酚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仁用杏果肉的总糖含量为2.73 %~3.47 %,总酸含量为1.99 %~ 3.20 %,蛋白质含量为1.24 %~2.78 %,脂肪含量为1.19 %~1.89 %,Vc 含量为7.2~16.9 mg/100 g;常量元素...
为了有效的利用SSR-PCR对仁用杏远缘杂交后代进行早期鉴定,采用正交设计,对仁用杏杂交苗SSR-PCR反应的5因素4水平进行试验,通过极差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仁用杏杂交苗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即在20μl反应体系中,1×buffer、2.0 mM/L Mg2+、0.25 mM/L dNTPs、0.25μM/L Primer、60ng/20μl模板DNA和0.05 U/μl Taq...
仁用杏有很强的抗逆性,是我国非常有发展前途的特色经济林木,尤其适宜我国自然条件恶劣的“三北”地区发展。目前,与仁用杏栽培生产密切相关的生理机制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综述分析了我国仁用杏的花器官败育、营养元素利用、抗旱及抗寒生理等方面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仁用杏生产和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该研究为仁用杏产品系列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是2001年山西省农科院下达的新产品攻关项目。该成果充分利用仁用杏的果肉和果仁研究开发出6种保健食品,包括高纤维杏脯、酥化杏仁、开口杏仁、杏仁油、苦杏仁甙、杏仁蛋白;生产出高纤维、色泽透亮、口感好的杏脯;该工艺具有加糖少、加工时间短,成本低的特点;用国际先进超临界CO_2萃取设备提取杏仁油;该工艺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温度低,营养活性物质破坏少,溶剂无残留,...
仁用杏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     仁用杏  栽培技术       < 2008/11/12
该研究为仁用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从理论上明确了影响仁用杏高产稳产的主要内因是雌蕊败育,主要外因是花期晚霜冻和授粉树数量不足;首次发现仁用雌蕊败育有3个高峰期(8月中、9月中、翌年三月中)和6种异常形态。研究出减少雌蕊败育的有效措施是8月中旬、9月中旬、翌年3月中旬喷6BA和绿得丰;盛花期和幼果期喷施1000倍防霜灵、适时薰烟防霜效果显著;合理配置授粉品种,盛花期喷6BA和氨基酸营养液可提高仁用...
该研究采取了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的方法,提出了两种蚧壳虫的有效防治时间在5月上旬-6月上旬的雌成虫产卵期及第一代若虫孵化分散期。并研究出了“分区测报、冬刮、春刷、严调运”的人工防治技术与“治早、治小、治了”的化学药剂防治技术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达85%以上。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出经济有效低污染的药剂配方。该成果述国内领先水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