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农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学总论 气候变化相关记录157条 . 查询时间(0.101 秒)
近日,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郭梁青年研究员在植物物候响应气候变化机制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相关成果以“Climatic drivers and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variation in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leaf-out and flowering”为题发表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期刊 Current...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智慧栽培创新团队系统分析了物候期的时空变化气候变化与大豆不同生长阶段的关系,大豆生产和生长季节的物候期变化趋势以及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和适应性,为合理规划大豆生产以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大田作物研究(Field Crops Research)》上。
2021年9月,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发文(气科函[2021]58号)同意成立中国气象局-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依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建设,负责人为潘志华教授。
2022年10月30日上午,中国气象局-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在中国农大正式成立。实验室将紧密围绕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农业应对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关键科学问题,融合中国农大与中国气象局学科与人员优势,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研发、复合型人才培养、业务服务、决策支撑等方面开展联合研究,对推进农业气象教学、科研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农大副校长田见晖与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熊绍员共同为...
近年来,席卷全球的高温热害已成为限制小麦生产的突出问题,如何通过育种提升小麦的气候适应性是全球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由于数据的缺失,真实小麦育种对气候变化究竟有多大适应作用尚不清楚。
近日,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何建强教授团队在《AgriculturalandForestMeteorology》发表题为“Identifying sources of uncertainty in wheat production projections with consideration of crop climatic suitability under future climate”的研究论文...
气候变化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两者看似不相关,实则息息相关。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首次发现,气候变化可通过扩大害虫的越冬分布范围促进害虫抗药性的发展。气候变化使农业生产遭受害虫分布范围扩大和抗药性增强的双重压力,导致害虫防治强度增加,进而带来更大经济损失。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英国生态学会经典期刊《Functional Ec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Extreme climate shifts pest dominance hierarchy through thermal evolution and transgenerational plasticity (极端气候引发害虫的热进化和跨代可塑性从而导致优势度变迁)”的研究论文。该...
全球超过50%的湿地分布在高纬地区,并储存着约400-500Pg土壤碳,这些高纬湿地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的脆弱生态系统之一。在高纬地区,当增温导致冻土退化、活动层加深的同时,高纬湿地水文平衡也被打破,进而导致高纬湿地植被发生演替、退化甚至萎缩,从而影响高纬湿地碳汇功能。东北地理所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学科组利用生态位理论分布模型、冻土模型和湿地大数据,在植被群落尺度,对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大、小兴安岭地...
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宣布,未来十年将为新的“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ACS)投入1.85亿加元。
近日,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辽河三角洲湿地植被变化监测和评估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近20年气候因素主导了辽河三角洲湿地植被变化
基于1951−2018年各省(自治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干旱受灾面积、干旱成灾面积等数据,构建了干旱影响强度和干旱成灾强度特征指标,并分析近70a各省(自治区)空间尺度的农业干旱灾害的分布、发生次数、变化趋势和气候变暖背景下的阶段性变化特点。研究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和河北省等省(自治区)的干旱受灾面积、干旱成灾面积、干旱影响强度和干旱成灾强度的多年平均值均位于前列;(2)中度...
基于近40a阿拉善荒漠监测点气候要素和植被物候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该地区1981−2019年气候变化特征以及短脚锦鸡儿、猫头刺两种豆科植物主要物候期时间的演化趋势,探讨阿拉善荒漠豆科植物物候变化气候驱动因子,旨在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典型荒漠地区植物物候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近40a监测点平均气温为8.8℃,并以0.46℃10a−1的趋势显...
气候变化如大气CO2浓度增加、气候变暖与降水强度增加,可能使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使其遭受很大的破坏性影响,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在农业上,气候变化主要影响农作系统(如水稻-小麦轮作)中作物生长与其可持续性发展,进而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武汉植物园农业环境生态学科组博士生刘闯在陈防、刘毅与Lianhai Wu (英国洛桑研究所) 等老...
气候变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挑战,受到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然而全球和国家尺度上作物产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以往研究发现不同研究手段估计的气候变暖对全球作物产量的影响的差别可以达到3倍以上,因此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对气候变暖导致的产量变化只能给出定性的结论。如何提高未来气候变暖对全球作物产量的评估精度是全球变化领域普遍关注的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