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农学 气候变化相关记录280条 . 查询时间(0.185 秒)
根据元江和勐腊两地区1957—2018年的气候数据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分析这两个区域气候和干、湿季变化趋势,探讨元江和勐腊地区气候因子的突变情况及变化周期。结果表明:(1)1957—2018年以来,干热河谷元江地区和热带雨林勐腊地区气温变化与西南地区气温变化存在显著差异;(2)两地区年均温、日照、降水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相对湿度...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英国生态学会经典期刊《Functional Ec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Extreme climate shifts pest dominance hierarchy through thermal evolution and transgenerational plasticity (极端气候引发害虫的热进化和跨代可塑性从而导致优势度变迁)”的研究论文。该...
全球超过50%的湿地分布在高纬地区,并储存着约400-500Pg土壤碳,这些高纬湿地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的脆弱生态系统之一。在高纬地区,当增温导致冻土退化、活动层加深的同时,高纬湿地水文平衡也被打破,进而导致高纬湿地植被发生演替、退化甚至萎缩,从而影响高纬湿地碳汇功能。东北地理所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学科组利用生态位理论分布模型、冻土模型和湿地大数据,在植被群落尺度,对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大、小兴安岭地...
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宣布,未来十年将为新的“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ACS)投入1.85亿加元。
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近20年来土壤酸化的程度远超过去几百年的土壤酸化进程。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约50%的耕地土壤面积呈现为酸性(pH <6.5)。在各种人为活动影响因素中,过量氮肥的施用被认为是农业土壤酸化加速的主要诱因。据报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过量化肥的施用导致了我国主要农田土壤显著酸化,其pH值下降了0.13–0.80。土壤酸化会引起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以及土壤中重金属...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生态栽培团队韩文炎研究员、安徽农业大学韦朝领教授、美国塔夫茨大学科林·奥里安(Colin Orians)教授等共同主编的《Responses of Tea Plants to Climate Change: From Molecules to Ecosystems(茶树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从分子到生态系统)》英文著作正式出版发行。
如何探明荒漠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站以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生物土壤结皮(BSC)作为模式研究对象,采用长期生态学研究(long-term ecological research)手段,利用不同规格的开顶式增温箱(OTC)和相关环境监测设备,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60年气候变化的特征为依据,通过12年的持续增温与减雨模拟与监测,揭示了BSC群落中2类关...
近日,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辽河三角洲湿地植被变化监测和评估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近20年气候因素主导了辽河三角洲湿地植被变化
基于1990—2018年云南省云南松分布区气象数据和森林火灾数据,采用Mann鄄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比分析法以及相关性分析研究气象指标与森林火灾的动态变化趋势和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防火期平均气温在1998—2018年达显著上升水平,年均与防火期的平均相对湿度均在1995—2018年达显著下降水平;年均及防火期的平均风速均在 1995—2004年达显著下降水平,防火期平均风速在2010...
华南植物园森林与生态模拟研究组博士研究生郭霞丽在黄建国研究员的指导下,通过将源自五个不同海拔梯度的黑云杉种群幼苗种在同质园中,观测春季发芽时间和秋季休眠芽的形成时间,从而探索黑云杉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发现种植在同一环境下的黑云杉春秋季芽物候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种群之间的差异大于种群内部的差异。另外,春季发芽时间和秋季休眠芽形成时间受到不同的机制调控,即前者主要是对温度变化的可塑性(Plasti...
基于1951−2018年各省(自治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干旱受灾面积、干旱成灾面积等数据,构建了干旱影响强度和干旱成灾强度特征指标,并分析近70a各省(自治区)空间尺度的农业干旱灾害的分布、发生次数、变化趋势和气候变暖背景下的阶段性变化特点。研究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和河北省等省(自治区)的干旱受灾面积、干旱成灾面积、干旱影响强度和干旱成灾强度的多年平均值均位于前列;(2)中度...
基于近40a阿拉善荒漠监测点气候要素和植被物候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该地区1981−2019年气候变化特征以及短脚锦鸡儿、猫头刺两种豆科植物主要物候期时间的演化趋势,探讨阿拉善荒漠豆科植物物候变化气候驱动因子,旨在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典型荒漠地区植物物候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近40a监测点平均气温为8.8℃,并以0.46℃10a−1的趋势显...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2020年8月21日发布公报说,一种由海藻制成的饲料添加剂能大幅减少牲畜排放的甲烷量,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该组织当天宣布与多家机构合作成立一家公司,以在市场上推广这种由海门冬属海藻制成的饲料添加剂。据介绍,相关海藻能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三溴甲烷,后者可在牲畜消化饲料过程中通过抑制一种特定肠道酶来减少生成甲烷。
华福花是仅在中国青海三江源玉树和囊谦两地发现过的青藏高原珍稀植物种,数量十分稀少,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研究价值。以往对华福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采集样品的性状研究和基因分析,缺乏对其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适宜分布研究,这不利于华福花的科学保护。因此,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周华坤研究组基于MaxEnt模型的情景模拟,预测了当前和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华福花在三江源的适宜分布情况。
气候变化如大气CO2浓度增加、气候变暖与降水强度增加,可能使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使其遭受很大的破坏性影响,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在农业上,气候变化主要影响农作系统(如水稻-小麦轮作)中作物生长与其可持续性发展,进而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武汉植物园农业环境生态学科组博士生刘闯在陈防、刘毅与Lianhai Wu (英国洛桑研究所) 等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