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考古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考古学其他学科 宁夏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191 秒)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古代阿拉伯史学文献提要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发布会暨第二届“中东史学史研究”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宁夏召开。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发表讲话。他表示,《丛书》将为中国特色的中东史学史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一手资料,也预示着我国中东史学史研究的蓬勃发展。
宁夏长城以其建造时间之长、分布地域之广、影响力之大,被称为“中国长城博物馆”。2021年12月13日,中新网记者探访有“露天长城博物馆”之称的宁夏盐池县,了解宁夏境内长城的历史文化,感受宁夏古长城的悠远、浑厚与沧桑之美。宁夏自古为我国北部边防前线和边塞要地,有“关中屏障,河陇咽喉”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战国时期,到秦、汉、隋、金、明等几个朝代,都曾在宁夏规模不等地修筑过长城,在面积仅6万多平方...
仰韶文化是我国史前影响最深远的主干性文化,是中国最早开始文明化进程的史前文化,1921年安特生发掘仰韶村遗址,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经过百年来的不断探索,各地区仰韶文化的面貌逐渐清晰。1986年发掘的隆德页河子遗址是宁夏地区首次科学发掘的一处仰韶时期遗址,发现的仰韶晚期遗存与秦安大地湾四期遗存的年代和性质相同,之后宁夏地区仰韶文化遗存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工作几乎处于停止状态。宁夏地区是西北地区新石器...
《自然》(Nature)子刊《自然—生态学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9月4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团队在鱼类登陆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他们在宁夏青铜峡发现了一种3.7亿前的古鱼——周氏鸿鱼,该鱼体长达到1.5米,兼具根齿鱼类、希望螈类和四足动物的特征,揭示了鱼类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曾多次出现,鱼类登陆进程远比过去所认识的要复杂得多。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6月。承担宁夏全区地下和地上文物的调查保护、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工作。全所下设6个科室,分别为办公室、技术资料室、考古研究室、西夏研究室、固原工作站、承天寺塔管理中心。核定编制46人,现有在册职工45人,专业人员32人。其中有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7人、中级职称17人、初级职称5人。取得考古发掘领队资格的有6人。
近年来,宁夏水洞沟遗址是更新世晚期我国古人类生存行为和东西方技术交流研究的热点地区,然而有关该遗址的埋藏环境、形成过程和机制等重要学术问题尚未揭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员和牛东伟、关莹、年小美博士等通过对遗址第7地点的研究表明,该遗址埋藏于古湖的边缘环境,相关指标分析显示其属于近原地埋藏,出土文化遗物是揭示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我国北方发生之际人类活动特征的难得材料,近期的Qua...
“这里出土的文物相当密集,在石器时代考古中是很少见的。”日前,在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工地,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惠民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彭菲向记者介绍了他们一个月来考古发掘的初步收获。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