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检疫学 植物免疫学 植物病理学 植物药理学 农业昆虫学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抗病虫害育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杂草防治 鸟兽、鼠害防治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保护学 拟除虫菊酯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0.469 秒)
随着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卫生和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广泛应用,昆虫对此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报道越来越多。目前已明确昆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包括表皮穿透率下降、靶标抗性以及代谢抗性,其中代谢抗性机制较为普遍,而且其与昆虫对多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关系密切。目前,随着基因组、转录组以及蛋白质组学等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昆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代谢抗性机制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新进展。昆虫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
建立了漂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SFO)-气相色谱配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同时测定液态奶中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分析方法。样品经预处理后,加入25 μL十六烷(萃取剂)、600 μL丙酮(分散剂)及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涡旋3 min,于–5℃、10 000 r/min下离心3 min后,去除水相,融化后经气相色谱测定。结果...
本文探讨了吡虫啉分别与氰戊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复配对马铃薯桃蚜的防治效果, 为合理有效地应用复配剂对其进行化学防治提供依据。应用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分别确定了最佳药剂配伍和最佳复配比例。采用共毒因子法测定结果表明, 吡虫啉与氰戊菊酯混配对马铃薯桃蚜防治有明显增效作用。进一步采用共毒系数法测定表明, 吡虫啉与氰戊菊酯复配比例为2∶3时, 增效作用最显著, 共毒系数达276.82; 吡虫啉...
为明确内蒙古马铃薯主要种植区马铃薯桃蚜的抗药性水平及抗性形成机制,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检测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及呼和浩特武川县马铃薯桃蚜田间种群(分别简称为呼市种群和武川种群)和室内饲养未接触任何药剂的马铃薯桃蚜敏感种群对7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并对供试各种群桃蚜的羧酸酯酶(CarE)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敏感种群,呼市种群和武川种群对氯氰菊酯均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74....
为寻找防治枸杞蚜虫的适用药剂,采用玻璃管药膜法,测定了4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枸杞蚜虫的毒力及对其三磷酸腺苷酶(ATPas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杞蚜虫对联苯菊酯最敏感,LC50值为4.34 mg/L;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甲氰菊酯的LC50值分别为17.08、40.50和184.84 mg/L。4种杀虫剂对枸杞蚜虫两种ATPase活性均有抑制作用,药剂浓度为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良好农业规范(GAP)条件下3种常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及溴氰菊酯在山东、四川、云南、辽宁和江西5地烟叶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样品经乙腈提取,SPE-PSA柱净化,气-质联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GC-MS/SIM)下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 ~1 mg/kg添加水平下,3种农药在鲜烟叶和干烟叶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在82.9%...
建立了一种茶叶中硫丹和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氰戊菊酯)残留分析的新方法。样品以乙腈提取,浓硫酸-乙醇净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GC-ECD)测定。结果表明:在0.005~0.5 mg/kg添加水平内,4种茶叶样品中α-硫丹和5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添加回收率在81.6%~105.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2%~13.0%(n=3)。α-硫丹和...
应用QuEChERS技术对烟草中113种有机磷、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物进行提取、净化, 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上以DB-17毛细管柱实现分离。通过优化质谱参数, 有效降低复杂基质干扰及农药组分重叠峰的相互串扰, 以保留时间窗口和选择性反应监测(SRM)离子对定性、峰面积定量。该法具有前处理简便、快捷、节省溶剂、一次进样、在50 min内分析124个农药组分、准确灵敏的特点...
该项目在国内外首先统一采用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准确地揭示了我少马尾松毛虫对拟除虫菊酯的搞药性水平;在国内外首次以马尾松毛虫为对象,研究增效剂对拟除虫菊酯的增效作用和机理,为增效剂在林业害虫防治上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国内外首次筛选出最适宜马尾松毛虫防治的增效剂种类和与拟除虫菊技术,解决了生产上的重大问题。该技术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用药量,减少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1998~2000年...
选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有代表性农药,对长期室内饲养的家蝇、果蝇、马铃薯块茎蛾、米象及黄粉虫等进行毒力测定,筛选出相对敏感昆虫用于检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并通过色谱法对其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最敏感(溴氰菊酯LC50=0.08487μg/mL,氰戊菊酯LC50=5.5602μg/mL),其检测灵敏度可与色谱相媲美。
在室内抗性选育的基础上,应用数量遗传学中的域性状分析法,分别研究了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对三氟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顺式氯氰菊酯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并对3种药剂在不同杀死率下的抗性发展速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用三氟氯氰菊酯、氰戊菊酯、顺式氯氰菊酯分别连续汰选12、10和10代后,甜菜夜蛾对3种药剂的抗性分别提高了18.1、27.6和45.4倍,抗...
题目: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抗性稳定性研究 作者:吴益东 沈晋良 谭福杰 尤子平 摘要:研究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对三种拟除虫菊醌(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功夫菊酯)的抗性稳定性及敏感性恢复表明,即使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达到3166.3倍以上,抗性仍不稳定,经14代室内饲养后抗性下降为61.4倍;对一系列田间抗性种群的抗性稳定性研究后发现,棉...
题目:增效醚(PBO)对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的抑制 作用及对拟除虫菊酯的增效作用 作者:吴益东1, 杨亦桦1, 陈进1, 李爱玫1, 沈晋良1, 沈文飚2 摘要:在增效醚(PBO)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3龄幼虫处理后的不同时段,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在处理后1 h,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仅为对照的43.9%,至处理后12 h,细胞色素P450的含...
拟除虫菊酯类单一农药残留和多残留酶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介绍单一农药残留酶免疫分析方法中半抗原分子设计和ELISA方法建立的基础上,指出刚性连接臂是菊酯类农药免疫半抗原分子设计的一般原则,包被原和免疫原采用不同的载体蛋白和不同结构的半抗原有利于菊酯类农药ELISA方法的建立。在介绍菊酯类农药多残留酶免疫分析方法时,剖析了通用免疫半抗原的结构特点,阐述了宽谱特异性抗体的筛选方法,揭示...
拟除虫菊酯类(SPs)农药对哺乳动物的神经毒理学研究过程及其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目前使用广泛的一类神经毒性杀虫剂,主要用于农业和卫生害虫的防治。已有研究结果显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非靶标野生动物和人类的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其对哺乳动物的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急性和慢性神经毒性,而且其毒性作用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立体结构相关,有一定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