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环境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环境科学技术 南京市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0.318 秒)
2019年12月26日,南京市溧水生态环境局组织专家在我所召开会议,对我所承担的南京市溧水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项目进行验收评审。出席会议的有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以及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南京市溧水生态环境局的相关领导。自然中心主任刘燕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项目负责人丁晖研究员及项目组骨干成员参加了会议。
2010年,我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2017年被人社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具有独立招收资格的博士后工作站。建站以来一直紧密围绕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国家环境管理支撑和社会技术服务三大战略开展科研创新工作。
本文使用大气细颗粒物快速捕集系统及化学成分在线分析系统(RCFP-IC)和美国热电污染气体分析系统(EMS系统)对2013年11月16日-12月10日南京地区PM2.5中主要水溶性离子和污染气体进行了观测分析,并结合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了灰霾天PM2.5中主要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污染条件下PM2.5中水溶性离子分布差异较大,清洁天浓度最大的6种离子排序为SO42- > NO3- > N...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程度加剧,南京市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变化。基于1985—2010年覆盖南京市的Landsat MSS/TM卫星影像,利用最大似然法获取南京市历年土地利用数据,将其归纳为耕地和非耕地2类。基于分类结果,提取并归纳了恒定耕地、恒定非耕地、转变为耕地、转变为非耕地和短暂性耕地5种耕地的变化趋势,借助于景观水平上的斑块占景观面积的比例以及散布与并列指数来分析5种耕地类型变化趋势的...
利用2008年南京市23个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的气温资料,分析南京市城市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的热岛中心主要分布在人口和建筑物密集的鼓楼,白下和建邺区,下关、江宁和浦口等城区气温较低;2008年南京市平均城市热岛强度为1.6℃,四季热岛强度呈秋季、春季、冬季、夏季依次减弱;南京市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居民生活影响较大。南京市热岛效应的逐渐增强,将导致夏季空调使用量的增加,增加能...
文中对南京市大气降尘重金属含量水平进行了研究,从2006年12月起连续收集一年的大气降尘样品,分析了As、Cd、Cr、Cu、Hg、Mn、Mo、Ni、Pb、Se、Zn等11个元素。结果表明,与土壤背景值相比,南京市大气降尘中除Cr、Fe、Mn外的重金属含量总体明显升高。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降尘重金属元素来源进行解析,认为有三种主要来源:一是As、Cu、Hg、Pb、Se与燃煤活动、汽车尾气排放...
南京市机动车污染源调查研究     污染  机动车       < 2008/10/29
课题针对机动车污染源的特点,进行了南京市机动车辆基本状况分析;南京市道路分布现状分析;南京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试验与分析;污染物扩散模式的确立与应用;对2005、2010、2015年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总量及主要交通干道尾气排放总量进行预测;提出机动车污染防治对策。课题中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强度调查,行驶路谱测定,车辆排污因子试验与分析,污染物扩散模式等均根据本地区特点进行调研和消化。行驶路...
通过对南京市推广无铅汽油前后道路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出汽车排气污染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除铅浓度明显下降外,其他污染物浓度变化不大,道路污染程度与汽车行驶工况、车流量、气象条件等有关。通过调查儿童和交警发铅含量,发现工业区生活儿童铅负荷明显比城区儿童高,交警从事值勤工作年限越长,发铅含量越高。推广无铅汽油是解除铅污染的重要途径。对南京2005年和2010年汽车排放污染状况进行预测并提出总...
本课题是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BK2000030),主要研究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组成及来源。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以了解南京市多环芳烃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主要的污染来源。课题研究成果对了解南京市大气污染状况、控制污染源、制订污染控制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用按功能区划分的布点方法,在南京市设立了五个采样点,分别为:苏源宾馆前(交通干道旁)、瑞金新付(居住区)、夫子庙(商贸旅游区)、...
本课题从调研入手,给出了一系列数据说明水体的组成来源、数量、水质及影响,进一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其次,就北十里长沟的功能及治理目标进行定位;最后,就北十里长沟综合整治工作中的重点污染源整治、污水处理工程、引水复氧改善水质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目标是将北十里长沟建成一天具有水利功能和景观功能、同南京城市建设进程相协调的区段。
南京市五个不同功能区:交通干道区(珠江路苏源宾馆)、居民生活区(瑞金新村)、商贸饮食区(夫子庙)、风景旅游区(中山陵)和工业区划(扬子石化)进行了大气气溶胶PM10、Pm2.5的采样,共采集了53个Pm2.5和55个PM10样品。还进行了PM10、Pm2.5以及不同粒径的采样与分析。系统研究了南京市大气颗粒物PM10、Pm2.5的时空分布,并且对大气气溶胶有毒有机物正构烷烃、多环芳烃进行了化学表...
该课题调查了南京市的道路现状和变化规律;计算出市区主要道路机动车的高峰小时排放量和网格面源的排放量,机动车污染物的总排放量和机动车排放分担率;对道路空气质量进行多次监测,分析了道路空气质量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规律,以及道路两测污染物的垂直和水平变化规律。重点研究了机动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对机动车污染物进行扩散模拟分析和预测;对南京市污染源变化进行预测;将南京市的城市交通、道路建设和...
本项目采用遥感和GIS技术作为南京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手段。选用三个时段的遥感图像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遥感解译,对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动态跟踪,以期得出南京市近二十年土地利用的变化状况与趋势。对南京市的城镇空间扩展过程进行遥感解译,对城镇扩展进行动态跟踪,绘制城镇动态变化图。对三个时段的范围内全市耕地的分布现状、数量的时空过程进行动态跟踪。对江、湖湿地的形态进行对比分析和解译,获得江、湖湿地在自然...
本课题对南京市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汇集了多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调动了十三个区县环保局的力量,通过多方资料收集、实地调查以及大量的理化监测、生物遗传毒性检测、有毒有机物种类检测等手段,基本了解了南京市的供水情况及各水源地的水质状况以及影响水源水质的潜在污染源,找出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和改水计划。特别是对农村饮用水源地的调查,填补了以往调查工作的空白。
随着沿江开发进程的不断深入,沿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成为影响沿江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该项目编制了沿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总体规划中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细化,通过分析南京市沿江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设措施,为南京市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