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检疫学 植物免疫学 植物病理学 植物药理学 农业昆虫学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抗病虫害育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杂草防治 鸟兽、鼠害防治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保护学 棉花研究所相关记录36条 . 查询时间(0.067 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棉花黄萎病抗性QTL/主效基因位点qDI-5-1、qDI-5-2、qDI-5-3、qDI-5-4、qDI-5-5连锁的SSR标记,qDI-5-1、qDI-5-2、qDI-5-3、qDI-5-4、qDI-5-5都位于染色体C5上。利用本发明与棉花黄萎病抗性主效基因位点连锁的SSR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可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育种效率。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因GhSINAs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基因GhSINAs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的应用,所述基因GhSINAs包括基因GhSINA7、基因GhSINA8和基因GhSINA9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基因GhSINA7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或SEQ ID NO:2所示;基因GhSINA8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3和/或SEQ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李付广团队发现陆地棉驯化和改良过程中,关键抗病基因受到人为选择来满足不同时期的育种需求,并阐明了该抗病通路中外质体活性氧爆发介导的抗性机制,为棉花抗病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靶点。相关研究成果以“Promotion of apoplastic oxidative burst by artificially selected  GhCBSX3A  enha...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崔金杰研究员团队采用体式显微观察、电镜扫描、刺吸电位、RNA-seq等技术或方法,从形态学、生理学、行为学、转录组学等方面系统阐释了棉蚜性二型现象。为制定棉蚜防控策略和研发棉蚜防控新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以“Sexually dimorphic morphology, feeding behavior and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朱荷琴研究员团队揭示了大丽轮枝菌致病因子VdEPG1与棉花茉莉酸合成相关物质植物二烯酸还原酶GhOPR9互作调控寄主对黄萎病抗性的分子机制,为棉花黄萎病抗病育种提供重要依据。相关成果以“The glycoside hydrolase 28 member VdEPG1 is a virulence factor of Verticillium dah...
刘珍,女,1972年生,中共党员,副研究员。1995年7月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曾主持院级项目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项目2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及农药新技术的应用及推广。
刘秀丽,女,1663年6月出生于山西省永济市栲栳镇大屯村,本科学历,职称:副研究员,现从事果树、蔬菜病虫害防治研究及新技术推广工作。
许爱玲,1997年7月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植保系植保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工作至今;2019年5月被聘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病害研究棉花枯、黄萎病抗病性鉴定以及中药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工作。
范巧兰,生于1965年11月18日。副研究员1988年7月毕业于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管理专业。 主要从事病虫害的生物学、生态学及综合防治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转基因植物生态安全风险评价的研究。作为主要参加人(第二或第三参加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支撑计划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4项、山西省自然基金项目4项、《农业部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山西省回国留学项目3项、山西...
张相斌,男,1968,.5,汉,群众,本科,1987.9参加工作,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研究员。
魏明峰,男,山西绛县人,农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昆虫生态及综合治理工作。先后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1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10项,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虫害防控与生物安全创新团队开展了非杀虫农药对捕食性天敌龟纹瓢虫多代胁迫风险评估研究,首次发现除草剂精喹禾灵的多代胁迫可以提高龟纹瓢虫的成活率,而甲基硫菌灵和缩节胺对龟纹瓢虫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该研究为棉田合理施用农药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结果以“Risk assessment of predatory lady beetle  Propylea ja...
2023年5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李付广研究员团队开展了棉花种质资源优异抗病基因鉴定与作用机制研究,在陆地棉中鉴定到了可以增强黄萎病抗性的亚洲棉渐渗片段,发现并解析了抗黄萎病的关键基因 GhRVD1 及其抗黄萎病的遗传基础。该研究为通过生物育种手段改良棉花抗病性提供了重要靶点,为防控棉花黄萎病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以“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朱荷琴研究员团队与石河子大学孙杰教授团队联合开展了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的研究,发现钙调蛋白GhCaM7能够与渗透蛋白GhOSM34相互作用,GhCaM7蛋白的乙酰化能够显著增强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为通过生物育种手段改良棉花黄萎病抗性提供了潜在的分子靶点。相关研究成果以“Acetylation of GhCaM7 enhances cotton resistance to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朱荷琴研究员团队开展了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毒力因子的研究,发现大丽轮枝菌糖苷水解酶27家族基因 VdGAL4 能够调控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分生孢子形态、菌丝生长、碳源利用以及非生物胁迫响应,进而调节大丽轮枝菌的致病性和毒力,该研究为揭示病原菌致病的分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防控棉花黄萎病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结果以“ VdGAL4 Modulates Micr...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