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考古理论 考古学史 考古技术 中国考古 外国考古 专门考古 考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考古学 龙门石窟相关记录26条 . 查询时间(0.063 秒)
记者2024年3月20日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龙门石窟景区伊河段发现了一件石雕造像,初步推测为一件唐代圆雕菩萨像残块。
龙、凤图像在中国佛教造像中的流行,特别是龙从蛇形到中国传统形象的变化,既是外来佛教主动融合汉文化的结果,也反映了汉文化按照自己的需求对佛教进行改造的过程。本书专门就龙门石窟中的龙、凤造像进行了研究、解读和鉴赏。
本书收录了具有明确纪年的219例代表性窟龛造像。每一例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位置、时间、形制、尺寸、造像组合、造像龛内容、造像记释文等。发表的窟龛图像均为彩色照片,部分窟龛附有拓本。
本书是关于石窟寺考古调查与佛教艺术研究的专著,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石窟寺考古调查与研究,第二部分为石窟寺艺术研究,第三部分为史料与历史研究,第四部分为研究与回顾,第五部分为书评。该书为专业人员提供了龙门石窟调查的详细资料,对进一步认识龙门石窟的全貌及内涵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对于佛教艺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1年12月6日,洛阳龙门石窟启动奉先寺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这是自1971年以来,时隔50年奉先寺再次启动大型保护工程。奉先寺在河南洛阳龙门西山南部,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大龛,也是唐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南北宽约34米、东西深约39米。龛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及力士等十一尊大像。
石窟病害治理和综合保护工程大多是多学科交叉应用的结果,涉及地质学、地貌学、岩体力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土木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学以及探测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在这些科研领域里,地学方面的问题联系十分紧密。地貌和岩石条件对石窟的选址、开凿具有基础性作用,构造、气候、水文、生物等因素对石窟石刻病害形成及保存利用具有重要影响。本书是对近年来龙门石窟保护与地学研究工作的总结,对于文物保护学科有着重要的指...
本书是龙门石窟考古报告系列,书中全面、客观、科学、系统地记录了龙门东山万佛沟石窟寺的各类遗迹,揭示了该区域窟龛及造像的营建多在武周至唐玄宗时期,个别至唐德宗贞元年间,此后的唐宋之间陆续有官宦文人的观游活动并刊刻文字记录,这一区域的窟龛造像,在规划选址、崖面分布、形制功能、布局组合及造像题材等方面具有其鲜明特征和独特之处,为学术界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万佛沟区石窟寺院的内涵提供了研究材料,对深入研究龙门的...
2020年10月19日,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成果发布暨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学术交流大会开幕,龙门石窟研究院发布了20年来龙门石窟的六大重要考古成果,分别是:奉先寺遗址考古发掘、擂鼓台三洞窟前遗址考古发掘、香山寺遗址发掘、万佛沟第1窟窟前建筑遗址发掘、龙门西山北坡唐代僧人墓地发掘、瘗窟考古清理工作。
马朝龙,男,1975年生,河南洛阳人,副研究馆员。现为龙门石窟研究院石窟研究保护中心副主任,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专家库成员,洛阳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及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1997年本科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专业,2007年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专业获工程硕士学位。2000年11月—2001年9月曾于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进行文物保护技术研修。
张夏组碳酸盐岩是龙门石窟主要造窟地层,水岩作用强烈。近年来酸雨进一步加剧了龙门石窟碳酸盐岩的溶蚀。为了对龙门石窟的保护提供相关资料,需进一步探讨鲕粒灰岩的抗风化能力。为此,对东山石窟区所在张夏组分层、取样,进行成分、微观结构分析,并通过室内酸雨溶蚀模拟实验来研究张夏组地层的溶蚀规律。研究表明,龙门石窟张夏组各地层溶蚀差异较大,其单位面积溶蚀质量与钙镁比正相关;鲕粒灰岩风化后表面粗糙度与鲕粒含量密切...
石窟寺是我国重要的一类文物。其中保存着及其重要的宗教、建筑、雕刻、壁画书法、美术等资料。但在其漫长的保存历史中,石窟寺经受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并造成损害。溶蚀、凝浆就是影响石窟寺的重要危害之一。本文对龙门石窟溶蚀、凝浆产生的危害及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介绍了相应的去除方法。恳请老师同学们对其中不足之处予以批评指正。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龙门石窟修复保护工程项目基本结束。项目的实施为龙门石窟保护科研基础条件的建设、人才的培养、信息档案资料的收集与建设、龙门石窟保护示范指导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项目的工作机制及形成的保护机制、保护理念、技术路线对未来龙门石窟的保护将起到更大的作用。
为了治理龙门石窟潜溪寺的渗水,保护石窟造像,必须要先摸清岩体构造及渗水通道。本工作采用现场裂隙调查与物理探测相结合的方式对窟区岩体结构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对潜溪寺窟区复杂的岩体结构构造调查分析与现场物理探测实验的基础上,基本摸清了潜溪寺石窟区岩体构造特征和渗水通道。此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准确认识分析潜溪寺石窟水害的形成机理,对潜溪寺石窟水害的治理及其它类似石窟的渗水病害研究也具有示范和指导意...
记者从洛阳市龙门石窟管理局获悉,中国与意大利考古专家联合对龙门石窟奉先寺遗址进行的前期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双方已经将各自的资料相互交换。 据龙门石窟管理局副局长李随森介绍,从1999年开始,中国、意大利有关专家开始对奉先寺遗址进行发掘和保护研究工作,共完成发掘面积100平方米,工地绘图3000平方米,发掘出了佛殿基址、建筑构建以及石刻造像、瓷器等珍贵文物。 奉先寺遗址位于大...
龙门石窟(图)     龙门石窟  北魏  古阳洞  宾阳中洞       < 2007/12/14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13公里处的伊阙峡谷间,这里青山绿水,早在1961年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A.D.495年),嗣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从而在这里形成了南北长达一公里、具有两千余座窟龛和十万余...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