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链霉菌相关记录84条 . 查询时间(0.36 秒)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专利:一株小串链霉菌XG40及其应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专利:一株微白黄链霉菌及其在微生物肥料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专利:一种构建FK520高产工程菌株的方法和吸水链霉菌高产菌株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专利:一种利用VWB-attP和φC31-attP整合酶介导的基因重组方法及在链霉菌中应用
链霉菌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可以生产蛋白、小分子药物等许多高附加值产品。工业生产中常用随机诱变手段产生大量的链霉菌突变库,但缺乏与之相适配的高通量筛选手段用以获得目标突变株。已报道的基于流式细胞分选的方法只能对链霉菌的原生质体或孢子进行筛选,由于抗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多产生于菌丝发酵的平台期,所以原生质体或孢子都无法代表链霉菌的真实发酵状态,并不适合次级代谢产物的筛选;此外流式细胞仪也无法筛选胞外产物...
链霉菌是许多重要天然产物的生产者,其基因组蕴含着大量未被开发的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基因簇。传统的基于双链断裂的CRISPR/Cas9技术虽然已成功应用于链霉菌的基因组编辑,但需提供外源修复模板,且在多位点同时编辑的应用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单碱基编辑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天蓝色链霉菌等一些模式菌株中,相较于传统CRISPR技术更为方便快捷。碱基编辑的效率与底盘菌株尿嘧啶DNA糖苷酶(UDG)的...
2022年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马俊英学科组构建了南海深海来源的链霉菌高效异源表达底盘细胞,相关研究成果以“MGCEP 1.0: A Genetic Engineered Marine-Derived Chassis Cell for Scaled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Platform of Microbial Bioactive Metaboli...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黄英团队开展了系统的链霉菌生态进化研究。先后揭示了链霉菌种内基因交流的生境障碍(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15)和链霉菌的网状进化历程(Mol Phylogenet Evol, 2016),并通过群体基因组学研究证实生境适应促进了微黄白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种群结构形成(Appl Environ Microbio...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绿色农药分子靶标创新团队发现了三个全新的能够普遍提高聚酮类杀虫剂产量的转运蛋白,并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链霉菌目标转运蛋白挖掘及应用的新策略。该策略能够用于提高不同的链霉菌天然产物农药的产量。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微生物生物技术(Microbial Biotechnology)》上。
链霉菌是许多重要天然产物的生产者,其基因组蕴含着大量未被开发的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基因簇。传统的基于双链断裂的CRISPR/Cas9技术虽然已应用于链霉菌的基因组编辑,但需提供外源修复模板,且在多位点同时编辑的应用上仍有局限性。近年来,单碱基编辑技术已应用于天蓝色链霉菌等一些模式菌株中,相较于传统CRISPR技术更为方便快捷。碱基编辑的效率与底盘菌株尿嘧啶DNA糖苷酶(UDG)的功能密切相关,前期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果推介—生防链霉菌W68及其固态发酵技术。
2019年12月9日,我校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立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为善研究员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向文胜研究员,在链霉菌胞内三酰甘油(TAGs)降解机理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以长篇论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题为“Harnessing the intracellular tri...
2019年12月9日,我校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立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为善研究员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向文胜研究员,在链霉菌胞内三酰甘油(TAGs)降解机理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以长篇论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题为 “Harnessing the intracellular tr...
近日,韩国庆尚国立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A mutual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Streptomyces bacteria, strawberry plants and pollinating bees”的文章,利用可控的草莓生态系用,发现了链霉菌、草莓和传粉蜜蜂的互惠互作。
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发现了白浅灰链霉菌产生的三类生物碱的新颖化学结构及其药学活性,研究成果《Characterization and Non-enzymatic Transformation of Three Types of Alkaloids from Streptomyces albogriseolus MGR072 and Discovery of Inhibitors of Indol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