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材料科学 冷轧相关记录35条 . 查询时间(0.079 秒)
经过三年多预研攻关,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出钠冷快堆控制棒动导管材料及相关工艺(一种高强高韧铁镍铬基耐热合金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国家发明专利ZL202010673827.4),并在大生产车间(投料1吨)通过热挤压工艺制备出短尺寸模拟管件(直径135mm,厚度16mm)。热挤压管后续需不需要冷轧变形,需通过试验验证。切割部分热挤压管段矫直之后根据不同的变形量(12%、25%、40%、55%)冷轧变...
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检测和电化学氢渗透等手段研究了碳含量对超低碳搪瓷钢微观组织、退火板织构和氢渗透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含量的提高超低碳搪瓷钢的强度提高而n值的变化不大,断后伸长率和r值都呈减小的趋势;与r值相对应,退火板的γ织构随着碳含量的提高逐渐减弱。实验钢的氢扩散系数DL随着碳含量的提高而减小,碳含量低于0.004%时钢板的DL低于临界值,不能保证搪...
对Q345冷轧钢板两相区退火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保温时间试验钢板的金相组织以及拉伸试验结果对比,得出如下结论:保温时间对试验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有影响,790 ℃下60~120 s退火,可以有效消除冷轧过程中产生的带状组织,并能避免因过长保温造成的组织粗化。
通过OM显微组织观察、XRD和室温单轴拉伸实验对不同C含量(0.1%和0.2%, 质量分数)的冷轧C-Mn-Al-Si系低合金TRIP钢不同热处理工艺下所得组织及其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贝氏体区等温时间下, 与低C含量的钢相比, C含量较高的钢获得了相对较少的贝氏体和较多的马氏体, 并且表现出较高的强度和延伸率; 钢组织中较高的C含量和残余奥氏体含量使其在拥有高强度的同时具有更...
分别沿与冷轧Cu板轧向成0°(RD-0°)、45°(RD-45°)和90°(RD-90°) 方向取帽形试样, 利用Split-Hopkinson压杆实验装置, 研究了强迫剪切条件下冷轧Cu板的动态变形特征, 结果表明: 冷轧Cu板强迫剪切动态力学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 RD-90°方向屈服强度和峰值应力最大, RD-45°其次, RD-0°方向最小. 不同方向的绝热剪切变形行为也表现出较大的差...
Fe-3%Si电工钢铸锭中普遍存在柱状晶, 其晶体学及形状各向异性对随后的热轧、冷轧及退火织构产生很大的影响. 利用XRD与EBSD技术对长轴分别平行于轧面法向(ND), 轧制方向(RD)和横向(TD)的柱状晶冷轧样品的织构及组织进行了研究, 并对晶界的特殊作用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中等压下量下, 3种柱状晶样品具有不同程度的\{001\}织构遗传性, 即3种样品均不同程度的摆脱了{111}线...
研究了140 μm的Ta--7.5%W合金箔材在冷轧变形前后的织构和微观组织, 结果表明: 冷轧态和退火态的Ta--7.5%W合金箔材中主要形成了{001}<110>、{113}<110>、{112}<110>、{111}<110>四种织构组分; 在冷轧的Ta--7.5%W合金箔材中, 合金的{100}<110>取向和{113}<110>取向的晶粒中都形成了位错胞结构, 且在{100}<110>方...
使用双辊薄带铸轧机制备磷含量(质量分数)高达0.15%的耐候钢薄带, 研究了退火时间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退火时间为40 min时, 可获得细小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在本文的退火时间内耐候钢薄带的屈强比均小于0.8, 加工硬化指数均大于0.2。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 其抗拉强度呈缓慢下降趋势, 屈服强度先下降后基本保持不变。明确了局部出现细晶组织的原因。
对含有0.8%(质量分数)Mo的301奥氏体不锈钢板进行了压下率为0--52%的冷轧变形实验, 研究了不同变形量下合金室温拉伸性能、显微组织、马氏体含量及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合金的加工硬化与变形过程中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密切相关, 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与压下率呈线性关系。当压下率为52%时, 合金组织中马氏体含量约75%, 抗拉强度达1700 MPa以上。添加0.8%Mo对合金起到轻微强...
为推进冷轧板带生产、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结构优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定于2010年8月2日至8月4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威海中心大酒店召开“2010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并决定将第十届国际轧钢大会的冷轧板带部分投稿论文纳入“2010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进行发表。征文请于2010年6月10日前用E-mail发到轧钢分会(zhagangxh@vip.16...
研究了超轻变形镁合金Mg-5%~22%Li-2%Zn的冷轧性能、热处理特性以及机械性能. 合金的密度为1.209~1.617 g/cm3. 在室温条件下b相合金(16%和22%Li)具有非常良好的延展性,压下极限可达到90%以上. 研究了Mg-Li-Zn系变形镁合金铸锭经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均匀化退火后的组织性能. 对均匀化后的合金锭进行了冷轧,轧后板材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研究了其再结晶行为及组织...
用失重法研究了酸碱指示剂甲酚红对冷轧钢在1.0~10.0 mol/L H3PO4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甲酚红对冷轧钢在1.0 mol/L H3PO4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Temkin吸附等温式,缓蚀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磷酸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通过吸附理论和动力学公式求出了相应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详细讨论了缓蚀作用机理.
采用线性极化、电化学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冷轧钢板的耐蚀性能,同时使用线性扫描伏安法获得了冷轧钢板表面氧化物的种类及还原电位,分析了其与冷轧钢板耐蚀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线性极化和电化学阻抗法对冷轧钢板耐蚀性评价与大气挂片实验结果吻合;冷轧钢板表面的耐蚀性能与其表面的颗粒氧化物还原电位相关,还原电位越负,耐蚀性能越差.同时还探讨了冷轧钢板的锈蚀机理.
通过对冷轧钢板在高温、高湿大气环境中锈蚀原因 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利用油-气两相缓蚀的方案解决钢板表面防锈油涂覆不均造成的腐蚀 问题.阐述了气相防锈油DZL的设计方案,通过静态湿热腐蚀试验和气相防锈性能试验评价了 接触缓蚀和气相缓蚀性能,并用电化学方法对其气相缓蚀作用进行了研究.
采用金相显微镜、电镜、慢应变拉伸、阳极极化及交流阻抗测试研究退火温度对淬火后冷轧5083铝合金耐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冷轧后在100 ℃和150 ℃退火40 min的5083铝合金仍呈变形组织特征,在局部变形区呈现连续分布的β相(Mg5Al8),合金具有较强应力腐蚀敏感性和较弱的耐点蚀能力;在200 ℃和250 ℃退火40 min 后的合金,局部开始发生再结晶,但组织中仍包含由位错缠结而成的胞...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