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农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学总论 科研成果相关记录56条 . 查询时间(0.362 秒)
本技术属于农业领域。本发明的基因可用于通过杂交、转基因等方式进行植物品种改良,拓展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对太阳光能利用的光谱范围,使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可以利用通常情况下不能利用的光谱波段的能量,从而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植物的生物量。理论上可适用于各种植物,实施例中转基因可以使油菜、小麦、棉花植株的生物量增加60-80%。本发明申请的国际专利已经独家许可给某国际公司,国内专利未进行独家许...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科研成果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农业工程学院植物组织培养中心科研成果
2017年3月7日上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在华漕院区综合楼第四会议室召开“关于贯彻落实《上海市关于开展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实施方案研讨会”,市农委、科委、教委、人保局、财政局及院组织人事处、科研管理处、计划财务处、成果转化处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许复新副院长主持。
“十三五”以来,微生物所聚焦微生物学科发展前沿,紧紧围绕新疆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先后承担国家“863”、国家“973”、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资源平台、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自治区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百余项,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累计获得国家教育部、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项。
2022年2月12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所针对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大麦主栽品种小孢子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基础研究”中实施的大麦小孢子基因编辑研究工作召开了线上评价研讨会。会议邀请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王秀娥教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吴丽芳研究员、复旦大学卢宝荣教授担任专家组成员,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杜志钊和项目组主要科技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生物所副所长刘成洪主持。
2021年11月23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中心和装备中心组织召开了“2021年院科研成果奖”申报初评会,会议由董大明主任主持,学术委员会共有9人作为专家组参与评审。此次信息中心共申报论文奖6项,专利奖14项。装备中心申报综合奖1项、产品奖2项、论文奖6项、专利奖11项,依次进行了成果答辩。会上学术委员会专家认真听取了各报奖申请人的汇报,根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试行)》和《中心申报...
2021年11月4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农业农村部关于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定》,对获奖的149项科研成果、26个优秀创新团队和14项科普成果给予表彰。上海市农业科学院3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韩铮研究员领衔完成的“食品中重要真菌毒素标准物质制备及应用”成果荣获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该成果针对我国食品中真菌毒...
宁夏农林科学院“十三五”科研成果汇编。
信阳农林学院农学院近三年科研成果一览表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数字植物实验室研发的“高通量三维激光雷达成像表型测量系统LQ-CropLidar” 获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高通量三维激光雷达成像表型测量系统LQ-CropLidar将三维激光雷达、RGB相机、多光谱相机、热红外相机、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MU)等多种传感器集为一体,体积小、重量轻,可搭载于多种移动平台(无人机、无人车、有人车、移动滑轨);系统实...
江西农业大学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教师近年获得科研成果奖励一览表。
微生物的常规培养方法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微生物的发现、鉴定及利用,当前已发现的只占浩瀚微生物世界的一小部分。本技术针对众多不可能培养或难于培养的微生物,采用多种培养条件结合高通量鉴定的培养组学技术,开展动植物共生微生物组的组成和功能研究,实现新发现微生物的种属快速或精准的鉴定,可极大提高动物肠道微生物和植物种子根系共生菌等微生物领域的研究深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