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原子分子物理学 >>> 原子与分子理论 >>>
搜索结果: 1-8 共查到原子与分子理论 科学家相关记录8条 . 查询时间(1.221 秒)
关于量子纠缠,科学家的研究对象多是光子。但最新研究表明,经过调控,分子尺度也可以出现量子纠缠现象。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教授林毅恒团队与美国合作者,在离子阱体系实现带电原子和带电分子的联合调控,首次制备了单原子和单分子之间的量子纠缠态,并且通过定量表征手段,确定产生的量子纠缠超过临界阈值。该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这项成果对未来利用分子进行量子信息处理有重要推动作用。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近日使用一种新的超高速摄像机,首次录得两个原子在分子中运动的即时影像,成功捕捉原子持续不到千兆分之一秒的运动瞬间。这项实验的详细报告发表在本周的《自然》杂志上。该实验的关键部分是,研究人员利用分子本身的电子能量作为一种“闪光灯泡(flash bulb)”照亮分子的运动。该研究小组利用超快激光脉冲射到一个分子上,从其中一个原子周围轨道撞出一个电子,电子跌回分子上形成微小碰撞...
以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GSI)为首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首次成功使用离子阱捕获了102号元素锘的原子,并精确测量了锘原子的质量。该方法使获得长寿命的超重元素成为可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自然》杂志上。
据《每日科学》网站2009年8月4日报道,由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物理系和天文学系的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巨大的里德伯分子,其分子键的大小与红血球相当。由于里德伯原子是基于量子计算体系的原子的关键部分,因此确定里德伯分子如何相互作用非常重要。相关文章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物理学》杂志上。
经典物理学认为,物质的形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和等离子态。自1924年以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成为传说中的物质第五态。据2008年10月22日“每日科学”网站报道,近日德国美因茨大学的科学家们,对物质第五态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成功地观察到“玻色—爱因斯坦冷凝物”中单个原子的空间分布。
科学家设计出六“爪”分子     法国  分子       < 2006/1/16
新华社巴黎2006年1月11日电 科学家在原子水平构建某种结构,过去一直需要隧道显微镜,它的探头可以逐一粘连原子。法国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利用一种具有类似“吸尘器”功能的分子,把原子吸附、运输并放置在特定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