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电子学 临床工程学 康复工程学 生物医学测量学 人工器官与生物医学材料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生物医学工程 科学家相关记录108条 . 查询时间(2.587 秒)
生物组织光透明技术能在无需机械切削的情况下,利用光学成像实现对较大组织的整体成像,高分辨获取生物组织三维结构信息。目前,可用于大组织样本透明的代表性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有机溶剂的光透明方法,透明能力强、透明速度较快,但会引起组织收缩,对脂质染料完全不适用;另一类是基于水溶性试剂的光透明方法,荧光兼容性较好,但透明速度慢、透明效果差、且多有膨胀。为了获得较好的透明效果,诸多水溶性光透明方法都...
近期,我校费林加诺贝尔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贺晓鹏教授课题组在分子组装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领域取得阶段性研究进展,相关成果连续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与《德国应用化学》。临床上多重耐药菌(超级细菌)的顽固性感染已成为威胁医院ICU病患生命安危的首要因素之一,然而传统抗生素的研发过程却大大滞后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于是如何发展高效、新颖的非抗生素型抑菌策略成为了全球生物医药从业者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性难题。基于上...
2019年10月29日,在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正式揭牌,并向全球发布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社区方案。记者了解到,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将在这一社区,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打造具有产业转移转化能力的科学“基地”。这一科学社区去年于上海临港启动,目的在于聚集世界顶尖科学家和科技资源,与中国庞大的应用市场进行对接。最新方案显示,社区面积约34公顷,位于临港科技城和滴水湖的三环...
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沈健教授的邀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原副所长、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毛兰群研究员于8月30日来我校访问,并为中心师生做了一场题为“脑神经化学活体分析”的精彩学术报告。毛兰群研究员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神经化学信号的活体在线和活体原位电化学分析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他们通过利用电化学和生物电化学原理,并结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磁控线型机器人,可在脑血管等狭窄弯曲的通道中穿行自如,该成果意味着我们距离远程机器人脑部手术更近了一步。相关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机器人学》杂志。中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在美国,中风是第五大致命性疾病。目前已知,在急性中风发病90分钟的“黄金时间”内进行救治,可以显著提高病人的存活率。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19年度青年科学家榜单,对推动科学发现前沿的全球21位杰出研究人员进行表彰。我校青年研究人员黄容琴、王熠华入选榜单。黄容琴,致力于研发纳米材料,用于癌症的早期检测和治疗。王熠华,致力于研究如何驾驭材料的量子物理特性,以用于下一代计算技术。两位科学家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下,研究领域广泛,对推动科学前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他们都受邀参加即将于7月1日至3日在中国大连召开的世...
近日,浙江大学欧阳宏伟教授课题组在《自然通讯》杂志发表题为“A strongly adhesive hemostatic hydrogel for the repair of arterial and heart bleeds”的文章。课题组采用胶原和多糖为基础的生物材料,联合新型交联技术,成功研发出一种能够在数秒内完全止住大动脉损伤和心脏穿透伤大出血的仿生水凝胶材料,为临床上快速止血提供了新的治...
近日,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一台名为Adaptable microfluidic system的诊断设备,该设备通过采用先进的显微技术捕获单个细胞,然后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该细胞,可帮助医生在30分钟内确定患者的血液及尿液样本中是否存在细菌,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2019年4月29日,国家博物馆白玉厅,10位来自医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等领域的女科学家走上领奖台,成为镜头里的焦点。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在这里正式揭晓。10位获奖者分别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马瑜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牛书丽、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刘小华、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颖、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杨慧、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研究员张晓丹...
蚯蚓切成两半可以再生,壁虎断尾后可以重新生长,海星的任何一角都能重新恢复成完整的身体…与动物神奇的再生能力不同,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损伤修复离不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其技术核心是构建细胞培养基质材料,实现受损组织和器官的重建。日前,天津大学仰大勇教授世界首创新型细胞培养变色水凝胶,实现在观测细胞三维培养过程中基质材料荧光的即时可控开关。该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Advanced Science(先进科学),...
2019年3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Nano Letter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梁高林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γ-Glutamyltranspeptidase Triggered Intracellular Gadolinium Nanoparticle Formation Enhances the T2-Weighted MR Contrast of Tumor。...
心脏起搏器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它能够确保心脏以规律的节奏跳动。然而,已有的起搏器并非完美的。它们最大的缺点是电池只能持续使用5年,而到了这个时间点就必须通过外科手术来替换。这种手术过程会使患者面临着感染、出血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试图延长心脏起搏器的电池寿命。近日,上海长海医院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令人兴奋的解决方案,涉及一种由心跳提供动力的起搏器。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周紫章课题组、刘庆信课题组与珠海市人民医院陆骊工课题组合作,在肝癌机理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1月24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1月28日,科技日报在重要版面以《我科学家发现抗击肝癌新途径》为题,对此进行报道。
2018年12月3日,来自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张学敏院士课题组与李涛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了题为G3BP1 promotes DNA binding and activation of cGAS的研究论文,发现了一个新的cGAS(cyclic GMP-AMP synthase,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调控因子G3BP1(GTPase-activating protei...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开发的犬科动物数据库iDog正式上线。该研究成果以iDog:an integrated resource for domestic dogs and wild animals为题,在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在线发表。家犬毫无争议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之一,同时也是许多人类遗传病的基础研究模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