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考察船相关记录29条 . 查询时间(0.148 秒)
海洋科学考察船作为海洋探测与研究的重要平台,是海洋能力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海洋科学考察事业持续地关注与支持,在一穷二白的工业基础上,新中国海洋科学考察事业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从改装到专业新建,从近海到深海、远洋、极地,从数百吨到数千吨、上万吨,在经济条件极其困难的环境下,“东方红”、“向阳红”、“远望”、“海洋”、“科学”、“实...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科学号”2015年4月24日在青岛通过国家验收,将投入正式运行。验收委员会认为,“科学号”是中国首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深远海探测与研究能力的4000吨级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批复的性能指标。“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是我国“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牵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
2014年4月8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在青岛中苑码头起航,执行中国科学院“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简称WPOS专项)科学考察任务。
2014年2月9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工艺测试顺利完成。 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船舶、海洋科学及探测设备、工程管理等相关领域专家,根据国家批复要求对“科学”号各分系统和总体技术指标进行了现场测试和审验。项目主管部门中科院条财局副局长潘锋,建设法人单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工程经理部经理孙松等,以及工程建造、试运行相关各部责任人和共建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2014年1月21日,“科学”号考察船完成“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西太平洋专项”和“操控支撑系统海试”综合航次任务,顺利返回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到码头迎接。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主发电机组完成负荷试验和调速性能试验,顺利通过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检验。
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技术研究院 自主研发设计,我国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在武汉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顺利下水。
2011年11月30日,总投资逾5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武汉顺利下水,标志着中国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即将建成,将推动中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日前,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船载实验探测设备—岩芯取样钻机和电视抓斗研发技术方案评审会在青岛召开。
日前,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生产计划、进度和质量专题会议在武汉召开。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志钢主持会议,项目工程经理部、驻厂监造组、监理单位,以及武昌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相关部门技术与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
日前,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组织第一次进口设备技术应用培训,海洋研究所11名海洋地球物理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在天津举办的船载探测与实验设备“多道数字地震接收系统”技术应用培训。
2011年5月2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开始进行船台建造,即从现在开始全面进入船台总装阶段,标志着项目建设工作又进入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
日前,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吊舱设备基座装焊工艺及舵桨装置安装工艺评审会在船舶建造单位——武昌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举行,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工程经理部、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武昌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和监理单位——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等单位相关技术与管理人员近30人参加了工艺评审会。
2011年1月12日至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档案预立卷管理工作会议在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召开。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工程经理部及驻厂监造组人员、项目建造单位、监理单位等部门负责人和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
小水线面双体新型科学考察船“实验1”的运行与发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