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农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农学总论 菌相关记录940条 . 查询时间(0.463 秒)
为了研究桦褶孔菌不同溶剂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及总黄酮含量、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对桦褶孔菌75%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萃取物,测定不同萃取相中总黄酮和多酚的含量,研究各萃取相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并分析总黄酮和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石油醚相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
2019年12月15日,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临西食用菌示范推广基地、光明工厂化食用菌新品种研发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河北光明九道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国家食用菌工程研究技术中心主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谭琦,国家食用菌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张劲松,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战略企划部副总经理余从田,邢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志英,临西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2019年10月26至27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科研人员连续第3年受邀参加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的第四届“与科学家面对面”活动。此次活动由上海自然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联合主办,共邀请了来自14家科研单位的26位青年科研人员,为公众带来科普饕餮大餐。2019年的“与科学家面对面”活动依托新中国成立70周年背景,设计年度特约主题“新科学,新生活”。项目启动仪式上,我所副研究...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食用菌团队与法国农业科学院Francis Martin教授团队、美国能源部Igor Grigoriev博士团队合作,以土肥所谭昊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在应用与环境微生物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19年第十期发表了关于羊肚菌利用营养袋实现人工栽培出菇的研究论文Multi-omic analyses of exogenous...
2019年9月16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质标所科技人员应邀赴浦东范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开展食用菌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针对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日前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食用菌生产用药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宋卫国研究员听取了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提出的农药使用情况,有针对性的讲解了食用菌生产中实际发现的农药安全风险及来源途径、食用菌中农药安全相关国内外标准、我国食用菌中农药登记概...
2019年9月6至7日,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香菇品种改良岗位成员,上海市产业体系香菇专业组组长,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副所长宋春艳赴山西省交口县参加第二届交口夏菇品牌推介会。2015年开始,交口县委、县政府根据当地生态气候特点,在开展全域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过程中,重点培育发展了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目前香菇种植规模达到3000万袋,成为山西省香菇主产县之一。食用菌产业已覆盖全县7个乡镇、60...
近日,我校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端木德强课题组和曹扬荣课题组在New Phytologist共同发表《Natural variation at OsCERK1 regulates arbuscular mycorrhizal symbiosis in r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OsCERK1基因的自然变异对水稻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的调控作用。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类分布极为广泛的土...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带农业微生物及应用”团队前期发现管柄囊霉属真菌(Funneliformis mosseae)可以提高豆科植物田菁的耐盐性。在此基础上,以AM菌根化田菁为模式材料,通过药理学及生化生理学等手段检测发现可能参与调控AM菌根化田菁耐盐的特殊信号分子。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M菌根化田菁和非菌根化田菁在应对盐胁迫时基因表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利用加权基因共...
2019年7月24-28日,由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和国家环境保护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主办的“2019年抗生素菌渣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技术暨废水零排放工作研讨会”在新疆伊宁市召开。来自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单位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任南琪院士、陈勇院士、侯立安院士等18位专家作了大会主旨报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生物中心王旭明研究员作为...
针对近期上海市民因毒蘑菇连续中毒事件,2019年7月15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李传华副研究员会同杨浦区疾控中心,接受了上海电视台采访。李传华从误食的野生毒蘑菇肉褐磷环柄菇的生境、时间、地点、气候、温湿度等方面对此种毒蘑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历年的中毒情况进一步介绍了该种毒蘑菇中毒案例、治疗及防御措施,同时通过电视台向市民进一步澄清了识别毒蘑菇的误区,并呼吁市民对不认识的野生蘑菇千万不要吃...
2019年7月7日至8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李传华副研究员会同杨浦区疾控中心、上海大学等人员在杨浦区和宝山区等地进行毒蘑菇调查和采集,收集了大量肉褐鳞环柄菇等毒蘑菇,并在调查采集的过程中对周围的市民进行毒蘑菇警示和科普,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更多的人误食。因进入梅雨季节,雨水多湿度大,7月以来上海部分地区进入毒蘑菇高发阶段,自7月1日至7日,相继有杨浦区、宝山区等地至少3个家庭4人次因误食肉褐鳞...
2019年5月27-28日,由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青岛市即墨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的2019年山东省食用菌菌种企业检验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培训班在青岛市即墨区举办,参加培训的人员主要是山东省各地市的食用菌菌种生产企业技术人员,本次培训主要是为提高山东省菌种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
2019年5月11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宋春艳副所长赴河南调研食用菌所成果转化合作企业——河南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对公司所属的潘河、营子两个出菇基地进行技术指导。自2016年始,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良种创新与繁育研究室同河南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以自主选育 “申香215”为主推品种,采用“品种+配套技术+人员培训”的方式进行系统化技术服务,并派驻科技人员指导企业生产。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研究员王克林团队在西南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菌根真菌对外源氮输入的响应研究中获得新进展。我国是世界上喀斯特面积最大的国家,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该区养分快速丢失,植被演替初级阶段普遍处于“氮限制”状态。外源氮(N)输入是生态系统氮限制消减的重要途径,而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能有效增加植物对N和磷(P)等矿质养分的吸收和转运。目前,喀斯特...
野生牛肝菌的营养价值及暴露风险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并严重影响其市场稳定和贸易出口。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8种野生牛肝菌429份样品中12种元素的含量和光谱数据,分析元素含量特征及食用健康风险,同时基于元素含量、红外光谱、初级融合和中级融合数据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支持向量机(SVM)判别模型,比较其鉴别效果。结果显示:野生牛肝菌富含Ca、Mg、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