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物理学 精密测量相关记录66条 . 查询时间(0.102 秒)
2024年3月1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热化学研究组(DNL1903组)史全研究员团队在低温量热仪器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制了一台Gifford-MacMahon(G-M)式制冷绝热量热仪,实现了无液氦环境下4-100K温区凝聚态物质热容精密测量
2023年11月17日,精密测量院史庭云、唐丽艳、吴芳菲以及倪维斗等研究人员在光钟体系多极极化率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成功突破了传统理论方法的限制,首次揭示了以往理论计算中缺失的负能态的重要性。这一发现阐明了Sr光钟多极极化率之差理论与实验强烈不相容的根本原因,从而消除了限制Sr光钟精度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相关研究成果以Letter形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hysical Rev...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高克林、管桦实验团队与研究员史庭云理论团队,联合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教授严宗朝、加拿大温莎大学教授G. W. F. Drake、海南大学教授钟振祥、浙江理工大学讲师戚晓秋等实验团队,在少电子原子体系——锂离子精密谱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将6Li+离子23S和23P态超精细结构劈裂的测量精度提高至10kHz水平,并精确确定了6Li原子核的电磁分布...
2023年9月12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高克林、管桦实验团队与研究员史庭云理论团队,联合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教授严宗朝、加拿大温莎大学教授G. W. F. Drake、海南大学教授钟振祥、浙江理工大学讲师戚晓秋等实验团队,在少电子原子体系——锂离子精密谱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将6Li+离子23S和23P态超精细结构劈裂的测量精度提高至10kHz水平,并精确确定了6Li...
2023年9月8日,精密测量院研究员高克林、管桦实验团队、研究员史庭云理论团队与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教授严宗朝、加拿大温莎大学教授G. W. F. Drake、海南大学教授钟振祥、浙江理工大学讲师戚晓秋等实验团队合作,在少电子原子体系--锂离子精密谱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将6Li+离子23S和23P态超精细结构劈裂的测量精度提高至10 kHz水平,同时精确确定了6Li原子核的电磁分布半径(Zema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精密测量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陈耕等与香港大学合作,利用量子不确定因果序实现了超越海森堡极限精度的量子精密测量。2023年5月1日,相关研究成果以Experimental super-Heisenberg quantum metrology with indefinite gate order为题,发表在《自然-物理》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精密测量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陈耕等与香港大学合作,利用量子不确定因果序实现了超越海森堡极限精度的量子精密测量。2023年5月1日,相关研究成果以Experimental super-Heisenberg quantum metrology with indefinite gate order为题,发表在《自然-物理》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冯芒研究团队与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湖南师范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合作,利用超冷40Ca+离子实验平台(图1),实验实现了国际上首个基于刘维尔奇异点的拓扑量子热机并展现了其动力学行为。该热机的工作物质是一个开放的(非厄米)单比特量子体系.这样的体系中存在本征能量的简并点(即本征态和本征能量塌缩到一点),称“刘维尔奇异点”(LEP)。研究通过改变量子...
2023年3月21日,精密测量院冯芒研究团队与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湖南师范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利用超冷40Ca+离子实验平台(见图一),实验实现了国际上首个基于刘维尔奇异点的拓扑量子热机并展现了其动力学行为。该热机的工作物质是一个开放的(非厄米)单比特量子体系,这样的体系中存在本征能量的简并点(即本征态和本征能量塌缩到一点),称为“刘维尔奇异点”(LEP)。研究团队通...
量子精密测量是利用量子纠缠、相干等资源设计更精确参数测量方案的科学。量子精密测量可以使传感器精度超越传统极限,在引力波探测、原子钟校准、空间定位等一系列任务上取得突破,并为量子计算中的校准和噪声估计提供支持。为了在近期(10年内)量子设备上实现最优精密测量,需要一系列理论基础的支持。在报告中,将介绍我们在最优量子精密测量方向的最新成果:关于如何在量子技术有限制的情形下,确定量子精密测量任务的最大精...
2023年1月6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周欣研究团队设计构建了一种双模态分子探针氟化硝基Cy7,实现了活体肺癌中硝基还原酶的19F 磁共振和近红外荧光精准成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并被遴选为本期的VIP(Very Important Paper)。
近日,精密测量院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组宋宏伟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Daniel M. Neumark团队、新墨西哥大学教授郭华合作,结合慢光电子速度成像光谱实验和量子动力学理论,获得了多原子分子反应过渡态区域目前最为完整的图像,对于理解多原子分子反应的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化学》杂志上。
2022年12月7日,精密测量院詹明生研究员团队研制出集成化高精度原子绝对重力梯度仪。该重力梯度仪基于垂向层叠双原子干涉仪方案,探头体积仅为95升,测量精度达到0.86 E(1 E = 1X10-9 /s2 = 0.1 μGal/m),是目前国际上集成度最高的亚E水平的原子重力梯度仪。同时,团队完成了该梯度仪详尽的系统误差评估,使之成为国际上首台原子绝对重力梯度仪。相关研究成果2022年12月7日...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冯芒研究团队与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郑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利用超冷离子实验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国际上第一个非厄米量子热机实验。该热机的工作物质是一个开放的(即非厄米的)量子体系,四个热力学冲程基于刘维尔奇异点(即体系的本征能量简并点,使本征态和本征能量塌缩到一点)的不同拓扑相,实验观察...
精密测量院吕宝龙研究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马龙生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一种高精度镱原子光钟,该光钟的频率稳定度达到E-18量级。相关成果2022年10月18日发表在计量学期刊《Metrologia》上。研究团队突破了镱原子光钟的多项关键技术,在黑体辐射频移的精准控制、直流Stark频移与原子碰撞频移的抑制、钟激光频率稳定度的改善等方面采取了系列创新措施,实现了光钟稳定度的大幅度提升,特别是采用了量子化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