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科学智识史 科学社会史 科学史理论与方法 科学文化与科学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技术史 国外科学技术史 各学科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科学技术史 近代相关记录153条 . 查询时间(0.211 秒)
在刘原、阿旺单增合著《中国西藏邮政邮票史》等学术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多方面的史料,对近代中国藏族聚居地区邮电事业的起源、出现及初步发展,以及其对近代中国藏区现代化起源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同时指出,从晚清开始$近代邮电事业就逐渐在中国藏区萌芽、出现,并在1950年西藏昌都解放前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文中还纠正了法国人董尼德(P-A.Donnet)《西藏生与死:雪域的民族主义》等相关说法的不确切之处。
清末10年是我国社会近代化的关键之年,其为世人注目。这其中,既有民间力量的作为,亦有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以电政业为例,邮传部作为主管交通的中央政府职能部门,通过健全章程、整顿与改良、增费与减费等新举措,极大地推动了清末我国电政事业的近代化。
新式邮政出现后,由于民营通信机构的存在妨碍了邮权的统一,邮政官局采取了多种措施控制、排挤和取缔民信局。在这一过程中,邮政官局吸取民信局的长处,针对民信局的弱点,在资费调整、业务兴革、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均有所改进,推动了邮政的近代化进程。
20世纪初年,痛感于满清政权的衰败及列强的侵略,李石曾和一批志同道合之士留学法国,由此揭开了一系列留法教育运动的序幕。李石曾引进法国先进科技与文化,改良中国社会的留学理念贯穿整个运动,他从创办巴黎豆腐公司培训赴法华工开始,先后发起留法俭学运动和勤工俭学运动,又创建中法大学,几经曲折,数十年内培养了大量留法人才,逐步在民国学术界形成了以他为首的留法派,为后来模仿法国制度实施教育改革和建立以留法学者为...
近代西方对中国生物的研究     西方  中国生物  研究       < 2007/3/23
中国不仅是当今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正因为如此,近代西方各国一直非常重视对我国动植物的研究。该文分动植物两个方面,对近代西方各国对我国动植物区系和地理分布的研究情况作了简单的论述。文中指出了不同阶段西方各国研究我国生物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性著作,这些著作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意义。同时也扼要阐述了他们的研究对我国近代生物学发展的影响。
本世纪初期随着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中国学者对许多科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些问题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在众多的理论问题之中,以“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涉及范围广泛、影响深远。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它对中国近代地理学研究方向的影响,并试图通过这一研究,分析中国近代地学发展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王璡,分析化学家、教育家。是我国近代分析化学和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他毕生致力于理科和师范大学的教育和科学研究,培育了中国几代科学技术人才。他还长期从事化学史的研究工作,是用分析实验结果为依据并与历史考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化学史的开拓者之一。
近年来,在中国科学史研究中有人提出以《几何原本》的翻译、《崇祯历书》、《律历渊源》的编纂作为中国近代科学革命诞生、发展和完成的标志〔1〕。本文认为,无论从知识内容、 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还是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作用看,这些著作的编纂都不能作为中国近代科学革命产生、发展和完成的标志,只能算是中国古代科学的复兴。
文时限为西藏和平解放前,范围是今西藏自治区内,包括“麦克马洪线”以南的门巴、珞巴和登人地区,因为桥梁、水利和造纸在那里是有研究价值的,而地图测绘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17世纪著名的藏医药学家帝玛尔格西•丹增平措(公元1687年—?)大师,一生坎坷,屡遭磨难,但他通过勤奋学习,游学各地,大量实地考察,核实资料,并结合藏医药古籍的记载进行考证,吸收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著就了藏医药经典著作《智敏协贡协称》(晶珠本草)、《实用制药程序工艺选集•普照日轮》等藏医药学、工艺学、历算学等著作约100余部,在藏族科技发展历史上占有重...
2006年5月11号下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国祯教授在东校区邵逸夫科学馆报告厅做客大家讲坛,为师生作了关于近代物理学发展状况的学术报告。
从表面上看,1929年全国反对“废止中医案”的胜利,与各界的拼力抗争有关,而实际上真正左右事态发展的潜在因素很多。就传统与国情而言,数千年来,民间对中医有充分的信赖并建立了深厚的信仰,这种信仰甚至令西医们束手无策。而西医数量上的有限性与几亿人口的巨大反差,也令西医及政府决策者们望而却步;就民生与市场来说,中医药关涉着数百万从业人员的生计问题,因此,废止中医案一出,必然会引起中医界为自身生存而殊死抗...
近代早期英国经济的增长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近代早期,即在工业革命对英国的社会经济发生决定性影响之前的二、三个世纪里,英国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它怎样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近代以来,国人在探究“中国科学为什么落后”这一问题的答案历程中,充分认识到“实用理性”是阻碍科学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也认识到为学术而学术是科学理性的本质特征。但在“富国强种”的救国重任后,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却时时受制于“实用理性”,科学工作者们往往不能抵挡名利的诱惑,或彷徨于学术与名利之间,或弃学术而就名利。科学工作者科学理性的缺陷,也是学术体制之外制约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代科学要在中国得到传播和发展,必须解决科学名词的统一问题。因此,科学名词审查工作受到了高度关注。1928-1949年间,不少组织参加了这项活动。本文全面介绍了它们的工作,并分析了民国晚期审查工作比早期工作成效大得多的原因。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