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近代相关记录708条 . 查询时间(0.295 秒)
2024年2月1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化学室研究员秦芝团队,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HIRFL)提供的束流轰击金属钍靶,采用自主研制自动化分离设备,制备出医用同位素锕-225。相关成果申请授权了一项发明专利《一种分离锕-225的自动化处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α粒子(氦-4),是被科学家研究得最为深入的原子核之一,它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然而,目前人们对其激发态的确切性质仍不清楚。2024年1月17日,一项关于α粒子首个激发态0+(2)的精确实验研究因与理论计算存在较大差异,引发了新的讨论。
近代物理所原子物理中心马新文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反应显微成像谱仪开展了ArCH4团簇的碎裂实验,在原子间库仑衰变诱导分子电离解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研究于2023年12月18日发表在国际物理学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2023年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天体X-射线暴重要反应42Ti(p, γ)43V热核反应率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上。
2023年9月15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室在基于益生菌实现结肠癌预防和治疗疗法创新及机理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先后发表在Microbiology Spectrum、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Biology上。  
“质子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装置(PREF)-60MeV质子加速器”是中国科学院投资建设的位移效应模拟试验专用质子加速器装置,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承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负责设计建造,于2023年8月建成出束。2023年9月12日开展了质子束流测试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关于该加速器束流测试验收大纲报告,对测试方案与验收大纲进行了评审,同时进行了现场束流测试,专家组认为该加速器各项指...
2023年9月13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室科研人员在基于益生菌实现结肠癌预防和治疗疗法创新及其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系列相关成果先后发表在国际微生物权威期刊Microbiology Spectrum、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Biology上。
2022年8月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质子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装置(PREF)—60MeV质子加速器建成出束,首次成功储存、加速、慢引出质子到实验终端。质子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装置(PREF)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负责,由近代物理研究所承担设计和建设任务,可提供10-60MeV能量段连续精确可调、高流强、高占空比、大扫描面积的高品质质子束流,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专用装置。
2023年7月25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室科研人员结合2023年来的研究基础,总结了重离子辐射诱变育种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并沿育种实践全规程提出了提升重离子辐射诱变育种效率和质量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技术类权威期刊《生物技术评论》(Critical Reviews in Biotechnology)期刊上。
2023年7月21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在天体X-射线暴重要反应26P(p,γ)27S热核反应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2023年7月11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报道了基于核径迹技术的可穿戴柔性多孔汗液传感器。2023年7月11日,相关研究成果以Wearable and Flexible Nanoporous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ubstrates for Sweat Enrichment and Analysis为题,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应用纳米材...
2023年7月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增强器 BRing 二极铁电源首台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非谐振快上升速率磁铁电源测试总结会在甘肃省天水市召开。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设计、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和四川英杰电气有限公司为主生产的国际首台大型非谐振全储能快循环脉冲电源通过专家组现场测试。
19世纪晚期,医学细菌学与消毒观念的确立使得手与疫病的关系被重新审视,洗手行为逐渐成为医疗程序的重要一环。20世纪以后,“病从口入”的内涵从传统饮食与养生论述,向病菌及其传染途径的科学阐释转变,手即为病从口入的关键媒介。由于日常生活中接触传染广泛存在,洗手以杀灭病菌逐渐成为新式的个体防疫之道,亦构成现代国家公共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卫生、家庭卫生皆为洗手习惯养成的重要场域。
2023年6月20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与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合作,研发了一种孔径小于10纳米的固态纳米孔制备新技术。相关成果发表在《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
2023年6月2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增强器BRing快引出Kicker磁铁、电源、真空系统成功实现了平顶电流5000A、上升时间500ns、重复频率3Hz的满功率长期运行测试,所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