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细菌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细菌学 解析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0.491 秒)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冀珑课题组在学术期刊mLife上发表了题为“Filamentation and inhibition of prokaryotic CTP synthase with ligands”的研究成果,详细解析大肠杆菌胞苷三磷酸合成酶(CTP synthase,简称CTPS)的结构,并揭示其与多种配体的相互作用及其抑制机制。这项研究不仅为理解CTPS在生物体内的调控...
2024年2月29日,The ISME Journal杂志在线发表了我校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动物育种与健康养殖前沿科学中心、湖北洪山实验室晏向华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论文题为“Characterizing core microbiota and regulatory functions of the pig gut microbiome”。该研究构建了猪肠道微生物参考基因...
碳代谢是光合生物的核心代谢,涉及众多蛋白质的协同运作和调控。在蓝藻中,参与碳代谢的蛋白质其表达受到多种因子的调控,包括RNA聚合酶σ因子SigE、组氨酸激酶Hik8、Hik31和其质粒上的同源蛋白Slr6041,以及二元信号系统的响应应答因子Rre37。然而,目前还不完全清楚这些调控因子是如何特异或协同调控参与碳代谢的蛋白或蛋白质网络。
2023年4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利用多组学方法揭示了茉莉酸诱导的黄酮类物质代谢参与调控苦荞对立枯丝核菌抗性的分子机制,为荞麦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基因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上。
2023年4月12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马迎飞课题组与戴磊课题组合作在Cell Host & Microbe发表题为“Large-scale phage cultivation for commensal human gut bacteria”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首次建立了大规模肠道主要共生细菌噬菌体培养组技术,利用噬菌体培养物解析了肠道细菌和噬菌体长期共存的机制,并展...
随着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加剧,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具有抗菌功能的替代品。精油作为芳香植物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种植物自身合成的天然抗菌剂。精油中多种成分的协同作用使其具有广谱的抗菌性并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在食品、医药和饲料行业有重要的利用潜力。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最近在铜绿假单胞菌中报道一个新型的转录因子SutA(survival under transition A)。SutA对于维持细菌厌氧条件下的基因转录至关重要。SutA突变会造成各种缺陷的表型,如生物膜形成能力降低,致病毒力下降等。生化和遗传数据表明SutA调控细菌内大多数基因表达,尤其是核糖体合成相关的基因,但是其作用机制尚未得到解析
近十年来,肠道微生物组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但目前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使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物种和功能的解析,宏基因组的拼接质量不高并且很难实现菌株水平的功能差异分析。
分枝杆菌具有非常复杂的包膜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包括细胞质膜、细胞壁(~14nm厚)和荚膜(~35nm厚)。其中,细胞壁由三层共价连接层组成,从内到外依次是:肽聚糖层、阿拉伯半乳聚糖层和糖脂非共价包围的分枝杆菌酸层。这种细胞壁结构是分枝杆菌特有的,并且整个包膜结构交错密集,疏水性强,流动性和通透性差,是分枝杆菌抵御外界压力的天然屏障。由于这种特有的复杂包膜结构,分枝杆菌与外界环境或宿主之间的物质运输...
1秒钟跑出自身长度数十倍的距离,是很多细菌具有的运动能力。记者21日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研究院朱永群教授团队与医学院张兴教授团队合作解码细菌的运动“天赋”,首次系统地揭示了沙门氏菌鞭毛马达的组装和扭矩传输机制,为抗生素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细胞》。
2020年11月20日,国际顶级杂志《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张兴教授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该团队在全球率先解析了一种古老的光合细菌——绿硫细菌的光合反应中心空间结构,刷新了人类对古老光合生物的光合作用机理的认知,对于理解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认祖归宗”(即进化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对于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原理,探索改善体内缺氧环境,创新疾病的诊治手段有重要的前瞻性意义,是医...
在细菌和宿主线粒体蛋白质中大量存在甲酰化的多肽,它们的普遍特征是蛋白序列中N末端甲硫氨酸被甲酰化修饰,从而被人体内一类被称为甲酰化多肽受体(Formyl-peptide receptors, FPRs)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识别并激活下游信号传导通路,引起相关免疫细胞行为改变,达到机体对外源病原体微生物的固有免疫防御以及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细胞的目的。这种甲酰化修饰多肽介导的免疫细胞信号响应和...
2019年10月8号,北京大学赵进东院士课题组与高宁课题组以及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国辉研究组在Nature Plants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insights into the tetrameric photosystem I from heterocyst-forming cyanobacteria”的研究论文。论文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丝状蓝细菌...
2019年10月8号,北京大学赵进东院士课题组与高宁课题组以及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国辉研究组在Nature Plants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insights into the tetrameric photosystem I from heterocyst-forming cyanobacteria”的研究论文。论文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丝状蓝细菌...
英国《自然》杂志2016年9月29日在线公开的一篇传染病学研究报告,发布了细菌毒素BinAB的结构。BinAB是一种对控蚊非常重要的天然杀虫剂,其结构阐明了这一毒素此前未明的生物学功能。该研究还表明,这一方法也可用于对其他受晶体小尺寸限制的杀虫蛋白进行结构解析。截至目前,人们对BinAB毒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解仍十分有限。法国结构生物学研究所科学家雅克-菲利普·卡勒帝亚及其同事,此次使用了一种名叫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