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冶金机械及自动化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冶金机械及自动化 结晶器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182 秒)
结晶器振动参数研究入手,结合奥钢联板坯连铸机本身特点, 对振频、振幅、波形偏斜率等参数进行了系统分析和优化。非正弦系数从0.5提升到0.65后,对应的波形偏斜率参数达到0.3,非正弦振动加强,坯壳与铜板粘结情况得到改善,铸坯表面振痕深度明显降低。
结合生产实际,分析认为影响连铸结晶器粘结的主要因素包括:钢水纯净度、温度,保护渣性能,水口参数,液面波动及操作因素等,采取提高钢水质量、优化保护渣参数、减少非稳态操作等改进措施,降低了粘结发生的概率,使炉次粘结报警率从2.9%减少到1.8%,保证了生产的稳定顺行。
采用ANSYS CFX12.1软件,对结晶器浸入式水口的尺寸和浸入深度进行建模,研究了相应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情况,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结晶器内流场、液面波动、温度分布及坯壳厚度。结果表明,在较小尺寸和浸入深度的水口作用下,钢液对外弧壁面的冲刷作用明显,易降低结晶器寿命。随着水口内径和浸入深度的增大,钢液面扰动减弱,易于防止卷渣。试验条件下,采用30mm内径水口、100mm浸入深度较为合理。
济钢连铸机采用结晶器液压振动技术,由基础级和过程级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结晶器液压系统的控制,各类位置、压力、温度等传感器信息通过线路传到PLC 系统,然后通过工业以太网络连接到基础级(L1 级)。通过可视化的操作界面和简便的参数优化,能够及时发现振动中存在的问题,减少漏钢事故,有助于改善铸坯表面质量。
通过分析中薄板连铸机结晶器铜板的磨损情况和连铸坯的缺陷情况,认为结晶器的大面锥度不对称、窄边支撑能力不足和镀层结构不合理是制约结晶器寿命提高的主要因素。制定了垫片调整大面锥度、增加窄边足辊和优化镀层结构等措施,结晶器平均寿命从144炉/次提高到306炉/次,最高使用寿命为517炉。
济钢第三炼钢厂板坯连铸机结晶器振动装置在使用中经常出现突发性的停振现象,经过查找分析,认为油液污染使阀芯卡阻是造成停振故障的原因。在振动阀台前增加一组过滤精度为5 μm 的过滤器后,杜绝了停振事故的再次发生。
介绍了Co60辐射法结晶器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对原有系统硬件和软件进行分析,对结晶器液位控制进行了系统优化。应用表明,系统工作稳定,液位控制精度在±3mm以内,完全能满足连铸生产对结晶器液位控制的要求。
利用金相观察、大样电解、扫描电镜和光谱分析等方法对直结晶器弧形连铸机板坯夹杂物种类、形状、尺寸及分布等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板坯中非金属夹杂物包括脱氧产物、硫化物、硫化物与脱氧产物形成的复合夹杂以及少量的由外来夹杂物和脱氧产物形成的复合夹杂物,以球状硅酸盐夹杂为主,在结晶器内大于280μm的夹杂物能够去除,而直径在50~280μm之间的夹杂物没能有效去除。
武钢新3#铸机在浇注过程中存在结晶器锥度不稳定、板坯三角区裂纹等 主要问题。在分析足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足辊间距、结晶器下口宽度、坯壳鼓肚 量等参数进行迭代计算,使不同断面条件下的结晶器足辊安装工艺参数最优化。生产实践表明,结晶器倒锥度异常变化减少50%,铸坯特裂发生率减少1/3。
济钢第三炼钢厂采用以Co60为放射源的同位素式钢水液面计,由接受装置、计算机处理系统、塞棒液压缸控制系统传感器及控流机构组成液位检测控制系统,根据射线强度的变化检测控制钢水液面高度。同时指出,塞棒头和上水口要选用质量好的耐材以及系统的校正和安全等系统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生产中结晶器液位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相比,提高了连铸机的作业率,结晶器液位波动由±5%降为±3%。
莱钢炼钢厂应用高冷却强度结晶器技术,将原组合铜板式断面结晶器改造为高效管式结晶器。使用证明,高效管式结晶器实现了高拉速生产,铸坯表面质量合格率达到100%,提高了铸机生产作业率,铜管通钢量达到6000t,吨钢成本降低2~3元。
为了提高结晶器的使用寿命,通过生产实践中的不断探索,确定了最佳的倒锥度,并对水缝分布、水环喷嘴等结晶器结构进行改造,采用低过热度浇铸,使用合适的保护渣, 结晶器使用寿命由原来的年平均316炉提高到774炉。
通过对意大利进口设备3#连铸机结晶器振动装置的研究,提出了国产化改造方案。通过改造,降低了维修工人的劳动强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建立了结晶器内连铸坯凝固传热及弹塑性应力分析有限元数学模型, 模型中引入与气隙相关的传热边界条件修正平均热流量方程考虑了材料力学性能, 屈服函数随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变化, 研究了角度气隙对坯壳凝固行为和力学行为的影响.
通过有限元法三维数值模拟,对方坯连铸软接触结晶器系统中的电磁参数进行了计算.得到磁感应强度、电磁体积力、感应涡流在分瓣结晶器系统中的分布规律.在切缝区域连铸坯表面磁感应强度较其他区域稍强,20000 Hz时约为10%;由于电磁场透过切缝作用于连铸坯上,连铸坯表面所受的电磁体积力在横向较为均匀;当钢液面位于感应线圈中部时,沿拉坯方向钢液面以下附近电磁场的作用最强,然后逐渐降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