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 楚汉文化研究 >>> 范蠡研究 张仲景研究 张衡研究 汉画研究
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楚汉文化研究 汉代文化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0.107 秒)
汉文化的历史地位需要重新认识。中国人大一统的历史观念和以统一思想为最高目标的价值追求等文化属性,并非缘自于先秦文化,而是奠基于两汉时期。两汉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生成的时代,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奠基期,两汉文化研究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
史书上有“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的颂词,是说周代最值得尊崇的是成王、康王时期,而汉代最应该歌颂的是文帝、景帝时期。在这里出现了中国古代两大“治世”之说。虽然这两大“治世”都出现在陕西,但关于“成康之治”,史书上保留下来的可信记载,只有“刑错四十余年而不用”的简单轮廓,相比之下,汉代的“文景之治”不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翔实资料和丰富的考古实物可证的“治世”,而且它也为后世的“治世”立下了许多标...
全世界最大的单一民族是中国的汉族;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文字是汉语、汉字;而汉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所以外国研究中国的学问就叫汉学、学者叫汉学家。这里的“汉”都可追溯到一个叫做“西汉”的王朝,更可以探源到陕西南部的大汉龙兴之地——汉水、汉中。
汉代文化的基本特征     汉代文化  基本特征       < 2012/8/27
汉代文化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得到总结的直接产物,是中华传统文化成熟的标志,它突出的基本特征是多元文化基础上的统一和统一条件下的文化多样性,共生并存。 汉代文化可追溯到传说的英雄时代,即以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与游牧文化为代表的草原文化,以及周边各古代民族文化为代表的域外文化,在互相交流、较量甚至经历铁与火的洗礼中,形成以中原文化为核心,并在不断融合其他文化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古代文明。...
汉代文化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得到总结的直接产物,是中华传统文化成熟的标志,它突出的基本特征是多元文化基础上的统一和统一条件下的文化多样性,共生并存。汉代文化表现出了多元性、统一性、包容性、和谐性与创造性,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了“博大兼容”的特点。既能坚持本土文化的传统,又能不断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来丰富自己,为己所用。而这恰恰是中华文明在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相继中断或转型之后...
东汉时期的南阳,是大地主大商人苦心经营的地方,光武帝刘秀及其手下的二十八宿就曾发迹于此。富门大户凭借雄厚的财力,“生不极养,死乃崇丧”1,往往将坟墓建得异常豪华气派。在他们的带动下,古宛大地上卷起了一股“子为其父,妇为其夫,争相仿效”2的厚葬大潮。升仙汉画像石便是这一潮流的产物。
南阳汉文化在当时诸郡国居于领先地位,显示出明显的先进性、丰富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南阳汉代文化的形成原因     南阳文化  汉代       < 2007/6/1
南阳文化汉代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兼容并包,在诸郡国遥遥领先,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赋研究     汉赋  文化  经学  道家  时空  神仙  音乐  舞蹈  衣食文化       < 2010/4/27
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改革和思想解放的深入进行,汉赋研究也有了空前的发展。研究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研究的领域不断开拓,研究的新方法、新视角层出不穷,历史性的纵向考察和社会性的横向审视不断深入,源流论、作家论、作品论、文化论、思想论、艺术论不胜枚举,学术研讨活动空前活跃,专门著作不断涌现,学术论文的发表也声势浩大。总之,研究方法多样灵活,交叉性学科研究开始出现,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
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     谶纬文献  汉代文化       < 2005/7/7
南京大学中文系徐兴无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谶纬文献与战国秦汉时期以经学和儒学为主的文化构建研究》(批准号为96CZX010),于1996年立项,2004年3月结项,其最终成果为《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该成果从战国秦汉间文化与政治大转型这一历史背景出发,动态地描述谶纬文献与思想的历史形态,力图恢复它的真实面貌。让学界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秦汉文化及其对中国郡县制帝国文化的长远影响;理解...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