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物理学 海洋化学 海洋地球物理学 海洋气象学 海洋地质学 物理海洋学 海洋生物学 河口、海岸学 海洋调查与监测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海洋科学 海冰相关记录30条 . 查询时间(0.111 秒)
2023年来,北极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2-4倍,这对北半球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目前的研究对于北极海冰变化的物理机制缺乏深入了解,现有模式对北极海冰变化结果预测仍存在较大偏差。中科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黄海军研究团队通过对卫星和再分析资料的分析,从不同时空尺度揭示了北极海冰的变化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7月10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limate和JGR-...
中亚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国民经济以农牧业为主。近10多年来中亚地区冬季频发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给当地造成严重灾害。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的产生往往与中高纬大气季节内振荡有关,研究中亚地区冬季气温季节内变率及其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近二十年来,北极海冰持续消融成为气候系统变化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北极海冰消融对中纬度区域天气事件和气候变率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针对这一科学问题,学术界给出了不同的研究结果,即有影响,没有影响,有影响但受自然变率调控。认为没有影响的研究,主要依据包括:(1)北极海冰消融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小于大气环流的内部变率;(2)北极海冰消融的影响呈现很大的不确定性。
中科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黄海军研究团队充分利用多源卫星遥感观测数据,首次研究了近40年以来巴芬湾地区海冰输出面积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了冬季巴芬湾关键通道海冰输出通量呈现轻微的增加趋势。 研究团队探讨了巴芬湾地区海冰对极端天气尺度大气活动(气旋)的响应过程和机制。在分析巴芬湾海冰输出通量和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气旋活动对该地区海冰输出通量的调控机制以及产生作用的关键区域,有...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丛志远研究员课题组与合作者研究发现,北极海冰减少将加剧气溶胶等污染物向青藏高原输送。目前,青藏高原变暖速率是过去30年的2倍多,从全球联动角度减少人为排放是控制该地区环境风险的唯一途径。这一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
随着北极海冰每十年进一步退缩、融化速度加快,科学家正竞相了解这个世界上最偏远、最严酷地区之一的脆弱性。7月29日发表在 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Heliyon上的一项研究详细描述了2018年9月北极发生的变化。这年夏天,近1000万千米的北极海冰消失。他们的发现概述了在卫星时代的40年里不同时间段海冰是如何消退的,并显示了夏季海冰的大规模减少是如何与遥远热带的全球大气进程相联系的。
过去几十年,北极表面气温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AT) 升高幅度超过全球平均气温的两倍左右,这种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Arctic Amplification,AA)。国际上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多种可能机制,但主要影响因素仍然存在争论。之前对于放大效应的评估主要基于北极和全球所有地面气象观测站的表面气温数据,然而,地球90%以上的能量储存在更高比热容的海洋中,因此海...
2020年2月,“国际海冰预测网络”(SIPN)发布了“2019年季后总结报告”(2019: Post-Season Report),大气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FGOALS-f2团队在“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和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联合支持下,于2019年6、7、8月分三次向SIPN提交了9月北极海冰覆盖面积的二维空间(2D)网格预测数据,预测结果接近实际海冰覆盖面积。全球共有12个...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黄海军课题组博士王云鹤、副研究员毕海波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Xiaojun Yuan合作,在南极冬季云对夏季海冰的强迫定量分析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4月1日在地学杂志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Atmospheres 在线发表。文章提出一种新的海冰消长机制——冬季云负异常对于来年夏季海冰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从位...
南极洲周围海冰的边缘正在发生什么?这些冰是在增加还是减少?这片大陆的不同地区的发展态势为何存在显著差异?近年来,这些疑问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为了找出答案,研究人员需要知道的不仅仅是海冰的空间范围,还需要了解它们的厚度。但厚度信息很难仅靠卫星数据或很少的几个冰川钻孔点取得的测量结果进行估计。
从现在开始的任何一天,一年一度解冻的北极海冰融化的峰值都有可能来临,而这得到了官方确认:这项卫星监测始于1979年,这一2013年冰层融化数据将成为史上第六最低值。 这一论断是根据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科学家的观测结果得出的,他们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能够正式宣布这一最低值。截至9月16日,最新的可用数据为:海冰覆盖范围达510万平方公里——约高出去年夏天所收集记录的5...
在冰区油气开发中,海冰会导致海洋结构的强烈振动,并对结构累积疲劳损伤、上部油气管线和设备,以及操作人员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在海冰与直立海洋结构的相互作用中,冰荷载的幅值和频率一直是海冰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针对海冰与直立海洋结构作用中的破碎过程,建立了海冰的离散单元模型。它将海冰离散为若干个规则排列且具有粘接-破碎功能的颗粒单元,并通过海冰单轴压缩试验对单元间的粘接强度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对直立...
视频: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学第8讲 海冰
海冰灾害是中国海洋灾害的主要灾种之一。渤海和黄海北部地区由于受冬季风带来的寒潮天气影响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结冰海域。基于灾害风险理论,将研究区海岸带上17个地级市的71个县区作为评价单元,对海冰灾害风险进行评估。选取冰期天数和最大冰厚2个指标,计算致灾因子危险度指数;选取涉海人口密度、海洋经济密度、海洋一产比重等3个指标,计算承灾体脆弱性指数;综合危险度指数与脆弱性指数计算各县区的海冰灾害风险指数,并...
2010年渤海海冰灾害特征分析     海冰  灾害系统  承灾体  渤海       < 2013/9/25
2010年中国遭遇到近30年来最严重的海冰冰情,因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3.18亿元,占全年海洋灾害总经济损失的47.6%——海冰成为中国2010年海洋灾害中的主要灾种之一。基于区域灾害系统论,运用气象数据、MODIS图像和社会经济统计等资料,对2010年渤海海冰灾害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以莱州湾结冰范围扩大为代表的渤海海冰分布变化是致灾因子区域危险性增大的主要特征,环渤海地区海水养殖面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