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国语言 >>> 汉语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国语言 国际汉学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094 秒)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李卫国,1964年11月生,河南焦作人。1981年入河南大学中文系学习,1985年毕业留校工作至今。分别在河南大学国际交流处,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工作。现任河南大学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院长,副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影视美学、文艺理论、中国文化。长期为外国留学生讲授“中国文化”和“中国电影欣赏”课程。发表《张艺谋电影创作风格的审美走向》、《艺术与商业的双重剥离》等影视、美学论文十余...
刘新春(1978.10.21),男,河南虞城县人,副教授,文学博士,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2006.9-2009.6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汉语言文字学博士;2000.9-2003.6 河南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字学硕士;1996.9-2000.6 河南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学士。2003.6-2006.9 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对外汉语教师,2008.6至今 河南...
马惠玲,女, 1964年1月生,河南安阳人。现任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副院长,教授,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汉语国际教育教指委委员。曾任河南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办公室副主任。1986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6月,获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1月获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学博士学位...
2019年12月9日,文学院举办了第二期“国际汉学研究前沿学术论坛”。意大利汉学家朱西等学者应邀出席论坛。论坛由文学院院长白杰主持。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郭利,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晋云、副院长张原、中文学科部分专业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论坛上,郭利处长代表学校向出席今天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他指出,文学院主办的“国际汉学研究前沿学术论坛”系列学术论坛,是一场本土和国际视角...
2019年7月29日上午,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国际合作项目“中华文明传播史”启动暨与商务印书馆、博睿出版社合作签约仪式在大雅堂举行。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副校长王博,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任、《中华文明传播史》项目主持人袁行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教授蔡宗齐,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副总编辑李平等出席仪式。《中华文明传播史》国际学术工作坊与会学者、北京大学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国际汉学家研修...
2019年7月22-24日,国际汉学研究高端论坛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80个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30位学者参会,围绕国际汉学研究的热点、焦点与重点,针对海外汉学研究中青年学者的培养、方法领导和研究路径等展开研讨。电子科大党委副书记申小蓉在开幕式上指出,国际汉学研究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不可分,也与中国精神、中国实践、中国自信、中国道路密不可分,国际汉学研究对展示中国形象和传播中国声音意...
2019年7月22日,国际汉学研究高端论坛暨2019年海外汉学暑期高级研修班在我校开幕,来自海内外80个单位的130位学者参会,围绕国际汉学研究的热点、焦点与重点,针对海外汉学研究中青年学者的培养、方法领导和研究路径等展开研讨。此次大会由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汉学》编辑部联合主办,天津师范大学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中心协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任大援教授、杨慧玲教授、魏崇新教...
2018年11月10日,《国际汉学》编辑部召开编委座谈会,来自全国十几所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二十余位编委参加会议,为《国际汉学》未来的发展献计献策。会议由《国际汉学》副主编任大援教授主持。《国际汉学》主编张西平教授为编委颁发了聘书,介绍了《国际汉学》近五年来的重大发展。2014年,《国际汉学》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成功获得国家正式刊号,结束了二十年“以书代刊”的历史。经过近三年的努力,2017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日前在北京举办“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高层论坛——全国高校国际汉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以探讨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与价值为主题,围绕中国文化在域外传播的历史轨迹和重要人物展开讨论,并就外语类院校如何在文明互鉴和跨文化交流中揭示中国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展开对话。来自6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的逾百人参加了研讨和...
2016年7月2日,首届世界华文教学观摩活动(汉字季)在北京华文学院举办,来自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境外华文教育示范院校和境内华文教育基地院校的中外华文教师参加了大赛。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教师韩瑞芳、张孟晋凭借扎实精湛的业务能力、精彩的现场教学示范和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最终荣获教学二等奖、优秀奖及优秀教案奖。
文化交流是文化传承和文明进步的源泉,又是文化繁荣的前提。随着时代的发展,汉籍外译愈来愈成为在文明互动中将中华文明推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尽管汉籍外译本身已非新鲜事物,然而相关的实践问题,以及跨文化翻译的可能性、汉语“回译”的价值、“无本回译”等理论问题依然需要学术界、翻译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努力。2014年11月1—2日,由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办的国际汉学翻译家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德、法、意...
2014年8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头条,以《用完整的中国观深化汉学研究》为题,重点报道了我校与法国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在巴黎联合召开的“雷慕莎及其继承者:纪念法国汉学两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国际会议。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我校创办的《国际汉学》期刊正式出版期刊刊号。《国际汉学》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272/K,中文,季刊,16开,公开发行。
2010年11月13日至14日,“国际汉学与汉籍流传”学术研讨会分别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和北大博雅国际酒店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办。会议围绕海外汉学研究中的问题和域外汉籍的流传及其参与异质文化发展的情况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