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观测相关记录98条 . 查询时间(0.117 秒)
真核微生物的重金属抗性分子机制研究具有多方面应用价值,如辅助植物修复、根际钝化、生物冶金等等。当前研究已知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诱导定向进化,其中也包括重金属诱导;而真核微生物能否在重金属诱导下快速进化出更高抗性,还尚未可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李小方研究团队最近的研究表明,以大型真菌为代表的真核微生物可以在数月时间尺度内,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镉(Cd)诱导定向进化,...
2023年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布2019-2021年百米像元尺度空基土壤温湿度观测网多层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数据集。目前,该中心已建设完成覆盖全国7个自然区域的28个野外观测站,形成空基土壤温湿度观测网络,实现统一样方设计、统一采集深度、统一定标方法和统一数据处理方法,获得可监测草原、农田、荒漠、森林等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时序变化数据,...
“我们用了新的光学技术观察到蛋白质聚集体由液态向固态转变的过程,这些变化可以快到小于一秒,也可以慢到几分钟,这样就可以地更好追踪蛋白质聚集的过程,在病理性蛋白聚集前阻止转变发生。”
近日,应孙航研究员邀请,瑞士巴塞尔大学Christian Körner教授对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迪庆白马雪山高山冰缘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了考察访问。Christian Körner是瑞士巴塞尔大学终身教授,任德国、奥地利等多个国家科学院院士,为国际山地生物多样性联合会(GMBA)主席,瑞士巴塞尔大学阿尔卑斯山福卡垭口(ALPFOR)生态站首席科学家,在高山植物生态...
本书以近地边界层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系统的论述了陆地生态系统氧气、水、热量和动量通量的观测原理与方法,为科技人员提供了数据质量控制和分析、生态学知识与数学模型的提炼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
本书系统地论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集中介绍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aFLUX)的研究进展及其取得的科学成果。第1章介绍了国际通量观测研究的进展与问题;第2~6章在论述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aFLUX)的设计与运行机制、观测技术规范、观测系统与数据质量控制系统等;第7~14章分别重点阐述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2023年5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全球变化下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观测与预警”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项目二处处长张峰,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地球与资源处处长段晓男,项目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贵瑞,专家组成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朱教君研究员,北京大...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李从刚团队以高灵敏的19F化学标记方法,结合电穿孔递送技术,实现了人源细胞内6-40 kD的结构蛋白观测,其检测浓度低至1.0 μM,接近了部分蛋白质的生理浓度。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
2023年4月3日,精密测量院李从刚研究团队,以高灵敏的19F化学标记方法,结合电穿孔递送技术,实现了人源细胞内6-40 kD的结构蛋白观测,其检测浓度低至1.0 μM,接近了部分蛋白质的生理浓度。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近日,甘肃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庆阳国家站”)2022年学术委员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院士,副主任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委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白永飞研究员,兰州大学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贺金生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国彬研究员,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
山东大学教育部南水北调东线河湖生态健康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于2019年,系山东大学设在中国北方最大淡水草型湖泊——南四湖的野外试验站,野外站学术带头人为国家杰青张建教授。野外站紧密围绕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需求,初步建成了由试验观测场和观测样地组成的比较完整的试验观测体系,形成入河口-湖滨带-湖区等不同生态系统全方位、系统化、网络式的监测分布格局。野外站主要针对跨流域调水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
2022年12月1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公布了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评估结果,江西大岗山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名列全国第二,获得通报表扬和运行经费补助,为中国林科院赢得了荣誉。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厘清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大小和分布对于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大气反演法是基于大气CO2浓度观测与大气传输模型,并结合人为源CO2排放清单,评估陆地碳汇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高标准的地面CO2观测站点较稀疏,是大气反演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瓶颈。正在蓬勃发展的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平台获得大气CO2柱浓度数据,相较于地面站点观测,卫星...
2022年7月28日,陕西省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孙凯按照分省院副院长陈怡平的部署,与院士联络处张行勇高级记者以及秦岭生态安全研究观测站建设项目的协作单位——西安天和防务科技有限公司部门负责人董社国、何凯等一同来到秦岭东南段的山阳县法官镇进行观测站点选址考察。在法官镇党委书记雷丹萌的大力支持下,法官镇人大主席朱小文的引导帮助下,在秦岭进行地质研究岩石标本采样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宏福...
2022年5月7-12日,粤东上升流区海洋生态系统综合观测研究站克服疫情和恶劣天气等困难,圆满完成春季航次观测任务。粤东海域处于热带与亚热带的交汇区,直面“三巴”海峡,海洋动力过程错综复杂,夏季沿岸存在风生上升流,冬季则受到闽浙沿岸流的影响。受上升流的影响,粤东沿岸表层海水会出现低温、高盐现象,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的最大浓度分布上移。粤东上升流带来的丰富营养物质促进了著名的台湾浅滩渔场的形成,另外,粤...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