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科学智识史 科学社会史 科学史理论与方法 科学文化与科学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技术史 国外科学技术史 各学科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科学技术史 古建筑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144 秒)
按历史功能划分,重庆古镇中的古建筑遗存可分为军事遗址、场镇、道观、庄园、石刻、墓葬、牌祠、会馆等类型。这些古建筑在保护中尚有一些缺陷,有必要从整体上对其规划,并在分类、立法、重点项目、保护主体等方面予以完善。
本书是《四川古建筑调查报告集》丛书的第一卷,共收录7篇古建筑调查报告和1篇木材树种鉴定报告。本卷收录的建筑,过去只有少数几处发表过简单的报告和测绘图,此次出版的报告是很多古建筑首次公开发表的较完整的一手资料。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调查和分析,进一步细化甚至更正了部分建筑已公布的年代。
2020年9月27日上午,2020年海峡两岸古建筑交流研讨会在福州大学举办。本次活动由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永泰县人民政府、台湾中华教科文创新发展协会共同主办,福建省青年建筑师协会、台湾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联合协办。本次研讨会主会场设于福州大学,并在台北设立分会场。福州大学副校长林键、福州省台港澳办副主任宋志强、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蔡文等领导出席。研讨会通过网络连线方式,来自福州大学、厦门大学、...
2017年9月8日至9日,由联办财经研究院主办、上海燊榕古建保护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古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应用研讨会”在浙江绍兴举行。研讨会旨在对古建遗产的价值进行深入阐释,总结创新技术应用手段,将活化利用理论与现代生活相联系,以实现历史建筑价值的进一步挖掘。会议围绕“古建遗产的文化内涵、价值阐释、认定与再现”“民间力量与传统民居保护”“古建活态保护中的现代技术应用”等多个议题展开。
历时五年精心编撰的《中国古建筑丛书》,近日在故宫博物院举行首发式暨研讨会。 《中国古建筑丛书》可谓填补了我国古建筑图书出版的空白。它以省(区)为单位进行编写,共计35卷,系统论述我国各地区古代建筑发展、各类型建筑的分布及特点。各分册按古建筑类型分类编写,每一种建筑类型均选择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按其历史年代、构造类型、细部装饰等方面全面阐述,不仅展现我国古建筑的建造知识,还对其历史文化、人文特点...
历时5年,集合国内600余名古建筑专家、学者及文物专家共同编写,由35卷构成的《中国古建筑丛书》日前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16年5月11日,《中国古建筑丛书》首发式暨研讨会在故宫举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等出席。
对锦州市广济寺古建筑群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发展两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提出广济寺古建筑群的保护应遵循真实性、可识别性、合理利用与发展等原则,从而为其进一步的研究、保护和修复提供了基础。
古建筑群中的徽州古塔     古建筑群  徽州古塔       < 2008/3/21
徽州古塔,源于唐宋,盛于明代。虽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徽州宝塔仍挺立于田野,屹立于山头,矗立于河岸。徽州现存古塔共有19座,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其中宋代3座、明代14座、清代2座,分布于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徽州区、黄山区和婺源县。古塔的建筑形式均为楼阁式,有石和砖石木混合两种结构。其构造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组成。
古建筑的宝藏——陕西古塔     古建筑  陕西  古塔       < 2008/3/21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160万年前的猿人遗址、炎黄二帝、15个王朝和国家都城的所在地等等,为陕西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悠久的历史赋予了陕西掘之不尽、观之不胜的文化遗产,形成了天然历史博物馆。其中,陕西众多的石塔、铁塔、砖塔,形成了一道别具一格的靓丽风景。
凡被称为“文献名邦”之地,必有与“文”相关的古建筑。云南的文化古城建水就以丰富的古建筑冠甲全滇,被专家学者们称为“古建筑博物馆”。在这众多的古建筑中,仅存形态各异的两座古塔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关注。
梁思成,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
世界文化遗产——曲阜三孔古建筑     曲阜  孔庙  孔府       < 2008/3/10
曲阜孔子的故乡,孔庙、孔府和孔林即是历代尊孔崇儒的产物。孔庙建筑仿皇宫之制,孔府合官衙与居住府第一体,孔林是孔子及其历代后裔的墓地。三孔古建筑对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以降的庙宇、居住、官衙及陵寝建筑,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特殊价值与地位。
本文针对古建筑特有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消防安全特性,立足古建筑整体人文价值和科学管理理念,从诸多视角加以分析和探索,结合现代消防安全的科技手段,探讨新形势下古建筑防火的措施和对策。 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它不仅遗留下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痕迹,也同时预示着人类未来发展进步的方向。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对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对策进行科学...
贵州的古建筑文化(图)     贵州  古建筑  少数民族       < 2007/2/7
中外闻名的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在以“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身份考察镇远青龙洞时说:“‘桂老’认为,中国建筑可分两大派:黄河以北,土厚水深,质地坚凝,因土为屋,由穴居演进为砖石建筑;长江流域,地势卑湿,上古时代,洪水为灾,人栖树上,由巢居演进为楼榭建筑。”罗先生所称的“桂老”,就是“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朱启钤,字桂辛,号蠖公,紫江(今贵州开阳)人。罗哲文先生是营造学社健在的两社员之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