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地球物理学 工程相关记录341条 . 查询时间(2.622 秒)
周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大地测量,遥感,活动构造,地球物理;主要从事大地测量与活动构造方面的研究。
叶玲玲,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震源物理,地震灾害和地球深部结构。利用发投影成像、地震谱分析和有限断层反演等多种方法,分析地震波形、大地测量和海啸等数据解析地震破裂过程,结合地震动力学模拟,认识地震破裂的物理机制;
沈旭章,男,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76年7月出生于甘肃省张掖。2003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科大)地球科学学院,获固体地球物理博士学位。历任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习员(2003-2005)、助理研究员(2005-2008)、副研究员(2008-2012)、研究员(2012-2017),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
刘洁,女,江西省宜丰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球动力学:包括1) 数值方法、编程及模拟计算, 2) 高性能计算机,3) 岩石圈动力学与破坏,4) 蠕变变形研究,5) 应力场及其演化。
廖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研究方向:应用前沿的、热-力学耦合的二维和三维计算程序,模拟、研究岩石圈和地幔的动力学变形和演化过程,包括克拉通岩石圈的 破坏,大陆张裂到海底扩张,大洋转换断层的形成,大洋板块的俯冲,和大陆岩石圈的挤压碰撞。
郭晓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地震反射剖面与深部构造研究,以深地震反射剖面为研究先锋,注重地球物理学与构造地质学相结合,进行青藏高原及其周缘(东缘、东北缘和南缘主碰撞带)自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深部过程研究
卢绍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1)勘探地球物理:地震波数值模拟、地震波成像2)地球深部结构:深反射地震成像、全波形反演;3)反问题计算方法及应用:线性、非线性反演。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李玶,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9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李玶,1924年3月20日生于湖北大悟。1943年考入原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地质系,1947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1959年以来,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北工业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空间应用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一考试大纲。
西北工业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空间应用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二考试大纲。
20198月23日至26日,由浙江大学、同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大学、中央大学、台湾地震研究中心和澳门大学发起,武汉理工大学、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专业委员会主办,武汉理工大学承办,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2019)海峡两岸高校师生土木工程监测与控制研讨会在武汉顺利召开。武汉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清杰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热烈欢迎来访的各位专家学者们,对大...
李启成,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地震工程;讲授地球物理勘查理论、地质制图、岩体力学、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等本科生课程。
杨剑波,1997年7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计算机及应用专业,2008年6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12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及应用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在清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作博士后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国家级、市级教育质量工程
我国地震多属于灾害性地震,而且大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和乡镇地区,地震造成的死亡人员近60%为农村人口。地震破坏作用不可低估,突发破坏力大,次生灾害多,对广大农村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很大损失。2019年3月9日,上海市力学学会工程结构诊断与加固技术专业委员会特邀请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朱立新研究员,做了题为“农房抗震安全现状及防灾对策”的学术报告。专委会委员许清风教高、高润东博士,以及专委会依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