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球物理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记录36条 . 查询时间(0.565 秒)
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地球大气CO2含量受到碱金属镁和钙的地表循环调控,因此,地球表层镁循环的长周期演变、驱动和响应机制是关乎地球宜居性的核心科学问题。过去几十年里,研究人员发现海水镁含量在显生宙(最近5亿年)曾发生巨大波动,造成了海洋在“方解石海”和“文石海”之间交替演变,但其机理存在很大争议,有“白云岩化驱动”和“地幔活动驱动”两大假说,至今尚无定论。而在显生宙之前的漫长前寒武纪,地球的镁循环如何...
近日,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石磊博士等人在新生代风化-碳循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最新研究成果解开了多年来悬而未解的"Be同位素"谜题。
2020年12月18-20日,第三届SEG岩石物理与地下流体检测国际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河海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论。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锦国教授、SEG中国执行总裁黄旭日教授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副院长窦智教授主持开幕式。
魏海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地震学。
吴本君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地球动力学。
阮友谊,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性能计算和理论地震学/海洋地球物理。
黄周传,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洪堡学者。1984年12月出生于山东枣庄,2002年考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地质学基地班,2011年获得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2011年7月起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2013年5月起任副教授,2017年9月起担任博士生导师。
杨晓志,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通过高温高压实验,从事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交叉领域的研究。研究手段是通过高温高压实验模拟和传统地球科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深部地壳和地幔的结构、组成、性质、演化和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侧重点是深部地球中的流体活动和挥发份及其可能的影响,主要工作包括:硅酸盐矿物的导电性、含水性、光谱学性质以及早期和深部地球的氧化还原状态和效应。
李祥辉,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古地磁、环境磁学、古气候;2010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ew Century Excellent Talent" Program, Ministry of Education);2015“梵思汀”奖教金 ("Vansting" Teaching Award);Outstanding Reviewer, J.Asian Eart...
刘善琪,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矿物、岩石物理化学特征计算及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
李琳琳,博士,“百人计划”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海底地震、滑坡及其触发的海啸等地质灾害机理研究和灾害评估。
陈双双,1990年9月生,江苏盐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地球动力学、Ca-Mg-Fe同位素地球化学。主要是运用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法研究东北亚区域海洋火山活动的成因和地球动力机制。
周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大地测量,遥感,活动构造,地球物理;主要从事大地测量与活动构造方面的研究。
叶玲玲,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震源物理,地震灾害和地球深部结构。利用发投影成像、地震谱分析和有限断层反演等多种方法,分析地震波形、大地测量和海啸等数据解析地震破裂过程,结合地震动力学模拟,认识地震破裂的物理机制;
沈旭章,男,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76年7月出生于甘肃省张掖。2003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科大)地球科学学院,获固体地球物理博士学位。历任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习员(2003-2005)、助理研究员(2005-2008)、副研究员(2008-2012)、研究员(2012-2017),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