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检疫学 植物免疫学 植物病理学 植物药理学 农业昆虫学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抗病虫害育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杂草防治 鸟兽、鼠害防治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保护学 发生规律相关记录85条 . 查询时间(0.112 秒)
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Drury),又名秋幕毛虫、网幕毛虫等,属于鳞翅目灯蛾科。原产于北美洲,随苗木、货物和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1940年传入欧洲,1945年传入亚洲,已经扩散至全球32个国家。由于美国白蛾具有食性杂、生存区域广泛、传播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及繁殖率高,防治困难,而且防治后容易发生反弹等特点,被列为世界性检疫害虫。1979年传入我国辽宁丹东,之...
蓟马主要为害大葱、大蒜、洋葱、韭菜及瓜类、茄果类蔬菜,以成虫和若虫挫吸寄主心叶、嫩茎、嫩芽等组织的表皮、吸取汁液。受害部位出现长条状白斑,严重时,受害叶片扭曲枯黄,萎缩下垂,并传播多种作物病毒病。在干燥少雨、温暖的环境条件下发生严重。成虫极活跃,善飞,怕阳光,早、晚或阴雨天吸食强。在25℃和相对湿度60%以下时,有利其发生,高温高湿则不利。4~5月,天旱无雨或浇水不及时,受害最为严重。
为有效防控稻秆潜蝇Chlorops oryzae的发生危害,于2017—2018年在湖南省11个县(市)定点系统调查稻秆潜蝇的寄主、田间发育进度、发生世代数及产卵选择性,并进行3种常用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稻秆潜蝇的夏寄主有水稻、游草和稗,越冬寄主有看麦娘和冬小麦。在湖南省1年发生5代,即早稻上发生完整的第1代,中稻上完成第2、3代,晚稻上完成第4代,在看麦娘上完成第5代(越冬代)。不...
为明确梨木虱在不同品种梨树上的发生规律,于2015-2016年对天津市混栽梨园中3个品种梨树上中国梨喀木虱Cacopsylla chinensis的周年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梨喀木虱冬型成虫在早酥梨树上的出现日期为2月底,在黄冠和晚秋黄梨树上的出现日期为3月上旬至中旬。3月中下旬始见第1代卵,4月上旬达高峰期,4月下旬孵化为若虫并达到高峰期,4月底至5月初始见第1代夏型成虫,5月上旬至下...
为弄清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中虫生细脚棒束孢的分布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为害虫生防真菌资源利用及生防制剂开发提供依据。本试验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石灰岩山季雨林不同海拔地带、热带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暖热性针叶林5种不同生境中细脚棒束孢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并对标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在5种不同生境中,共采集到细脚棒束孢标本1061株,其主要分布于石灰岩山地雨林...
为掌握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下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为其有效测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悬挂不同高度性信息素诱捕器的诱捕监测方法,对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下果实套袋和不套袋苹果园桃小食心虫的空间发生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泰安地区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期为5月中下旬-10月上旬,其中,6月-9月是桃小食心虫发生盛期,此间共出现两次高峰。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下,距离地面0~2.5 m处均可监测到桃小食心虫雄成...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昆虫分布及越冬地域也在发生变化。稻蛀茎夜蛾Sesamia inferens (Walker)的越冬北限在20世纪80年代被认为不过北纬34°线, 近年发现该虫在更北的黄淮海夏玉米-小麦轮作种植区新乡市(北纬35°)发生为害, 为该种植模式下发生的新害虫。为了准确监测, 科学、有效地制定该害虫的防治对策, 本研究对河南北部地区稻蛀茎夜蛾的发生为害规律及生活史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
系统调查了河北省不同果树种植生态区域内盲蝽种类组成和种群发生规律。调查结果表明, 河北省不同果树生态区域内, 盲蝽主要发生种类均为绿盲蝽。调查结果还揭示了绿盲蝽在棉花果树生态区、粮食果树生态区和果树单独种植区内的种群动态和发生规律。基于以上调查结果, 讨论了河北省不同果树种植生态区域内的盲蝽分区治理策略。
通过普查、系统调查、室内饲养和田间笼罩观察等方法,对褐足角胸肖叶甲在北京地区的发生为害规律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褐足角胸肖叶甲在全市均有分布,北部山区的虫口密度显著低于南部潮土区。在春夏玉米交错分布区,未发现褐足角胸肖叶甲取食春玉米。北京地区有红棕型和铜绿鞘型2种色型,其中红棕型占93.32%,为绝对优势色型。普查中发现该虫可取食多种植物,其中马齿苋、野艾蒿、茵陈蒿等3种杂草是寄主植物新记录。系统...
为有效监测和防治枣镰翅小卷蛾,采用性诱剂诱捕的方法,观察了枣镰翅小卷蛾成虫的发生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枣镰翅小卷蛾在陕西延川1年发生3~4代,其中以1年发生3代为主,个别的发生4代; 越冬代成虫在3月中下旬开始羽化; 有世代重叠现象; 在枣树高度1.0~2.0 m范围内,诱集到的成虫数量有一定差异,2.0 m处分布最多,在运用性诱剂诱杀枣镰翅小卷蛾成虫时,应尽量将诱集器在枣树高度近2.0 m处,以达...
2011-2013年对昆明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年来昆明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趋势基本一致, 但各年度发生的大高峰期有差异, 2012年成虫发生大高峰期为越冬代、第一代; 2013年成虫发生大高峰期在第二、三代, 这与当时的温度、降水量有很大关系。昆明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4代, 越冬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 第一代发生高峰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 ...
葡萄上蓟马种类与发生规律     葡萄  蓟马  种类  发生规律       < 2017/11/14
为了明确为害葡萄的主要蓟马种类与发生规律, 为今后葡萄生产中防治该虫提供参考, 本研究选取广西桂林、柳州、罗城和南宁等主要葡萄种植区代表点, 于2013-2014年对葡萄上蓟马发生种类和规律进行了连续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广西葡萄上共有7种蓟马, 隶属于锯尾亚目(Terebrantia)蓟马科(Thripidae)2属6种和管尾亚目(Tubulifera)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1...
调查了牡丹江丘陵半山区大豆食心虫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及有关气象因素,并对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11年该区大豆食心虫始发期在7月下旬,终结期在8月末,持续时间约为35 d,高峰期出现在8月中下旬;随着温度的升高,食心虫数量有增高趋势,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食心虫的数量波动幅度明显减小;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单株粒重、虫粒数、虫食率、单株粒数在1%显著水平上达极显著差异,生物防治的...
2008年对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大豆试验田的大豆蚜虫及其天敌发生情况进行了定点、定期调查。结果表明:6月22日~8月20日是大豆蚜虫的发生与危害期,盛发期是7月15日~8月7日;大豆蚜虫天敌主要以小花蝽、瓢虫、草蛉、食蚜蝇为主,小花蝽和食蚜蝇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8月6日和8月16日,草蛉和瓢虫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为8月21日;大豆蚜虫天敌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比大豆蚜虫滞后10~15 d左右。
系统综述了烟草黑胫病的分类、致病性分化、致病机理、生理特性、寄主范围、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