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免疫学 肿瘤病因学 肿瘤病理学 肿瘤诊断学 肿瘤治疗学 肿瘤预防学 实验肿瘤学 肿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肿瘤学 发病机制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0.203 秒)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更多是由于环境毒素或不良生活方式所致,患者需要更多地关注生活方式,选择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防范肿瘤的侵袭;而HER2阴性乳腺癌往往是由胚系基因组决定,根据我们的临床试验统计,若胚系病因评分大于1,则表明该受试者携带罹患 HER2阴性乳腺癌的病因非常高,建议结合受试者临床特征,例如影像学BI-RADS3级以上乳腺肿物,及早考虑进行手术干预。”
为提升学术氛围,加强交流合作,2020年12月23-24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举办了“2020年度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科研年会”。本次年会历时两天,由三个分论坛组成。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朱军、院长季加孚,副院长郭军、苏向前、潘凯枫、邢沫,党委副书记兼医务处处长薛冬及基础与临床专家和科研骨干累计300余人次参加了本次会议。
肿瘤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其主要致病原因为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包括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肿瘤基因组计划测序发现,三个关键的信号通路,包括RTKRasPI3K、Rb,以及TP53通路的表达异常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胶质瘤患者中,表明这三个信号通路在胶质瘤发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仍未完全阐明。
肠道炎症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溃疡性肠炎(Ulcerative colitis)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患者发展为结直肠癌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因此,研究炎症条件下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有望为预防和治疗肠炎相关结直肠癌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细胞外基质蛋白Periostin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大量的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蛋白Periostin能够影响组织再生、炎症、...
结直肠癌在全球范围内是发病率第三、致死人数第四的恶性肿瘤(Beattie et al., 2005)(Carey, 2017; Church, 2016)。结直肠腺瘤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根据组织学形态可以分为低级别腺瘤和高级别腺瘤,从低级别腺瘤到腺癌的序列发生需要10年以上时间。因此,深入解析低级别腺瘤向腺癌转化的分子机制对于结直肠癌的预防、早筛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
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肺癌亚型,在组织学上类似于未分化的鼻咽癌(NPC)。1987年首次报道,肺LELC已被认为与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密切相关。在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肺部肿瘤分类中,肺LELC从大细胞癌转移到其他和未分类的癌症。与其他类型的肺癌相比,肺LELC具有明显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它优先影响年龄较小的亚洲非吸烟者并且具有强化的肿瘤浸润免...
川崎病(KD)属于急性发热的、自限性的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中小型血管炎,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其中心血管系统损害是最主要的并发症,可形成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严重者可引起缺血性心脏病及猝死。近年来,KD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关于K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近年来关于KD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等新进展作一综述。
2019年6月17日,国际著名自噬领域学术期刊《自噬》(Autophagy,IF=11.1)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药学院沈晓燕教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郑明月研究员合作的研究论文“SNX10(分选连接蛋白10)通过控制SRC的自噬降解来抑制结肠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SNX10 (sorting nexin 10) inhibits colorectal cancer initiation and p...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刘聪教授团队与基础医学院联合多个研究机构,在乙肝病毒(HBV)相关肝癌发病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乙肝病毒编码的X蛋白的抗回切活性”(Theanti-resection activity of the X protein encoded by Hepatitis Virus B)为题,于近日在国际期刊《Hepatology》(《肝病学》、IF14.079)上在线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脏脂肪堆积异常、炎症和肝细胞功能障碍为特征的肝脏疾病的总称,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之一。近年来,NAFLD相关肝细胞癌(NAFLD-HCC)数量日益增多,对NAFLD-HCC发病机制的研究也日益深入。NAFLD-HCC发病机制的复杂性成为其有效治疗的主要障碍,主要与代谢综合征、肠道微生物、基因、促炎细胞因子、脂肪细胞因子、自噬等相关,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可...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肿瘤干细胞生物学学科组与四川大学合作,研究发现HUWE1通过泛素化降解H1.3维持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揭示HUWE1功能调节极有可能是药物治疗的潜在靶标,为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该研究成果发表在Cancer Research上。
2015年10月14至16日,第三届中法癌症专题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会议共邀请了25位法国专家及多位生命领域的知名教授参会,就癌症发病机制、药物研发等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刘江课题组与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在肾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揭示在低氧的生理条件下,核蛋白SPOP(speckle-type POZ protein) 的过表达和错误定位是引发肾癌产生的核心因素。相关学术论文SPOP Promotes Tumorigenesis by Acting as a Key Regulatory Hub ...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徐彦辉课题组经过4年潜心研究,首次成功解析了哺乳动物骨髓造血关键蛋白TET2的三维结构。该成果对揭示疾病发病机制、开发血液肿瘤(如髓系白血病)治疗性药物等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2月6日,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细胞》杂志。哺乳动物TET蛋白家族有TET1蛋白、TET2蛋白和TET3蛋白3个成员。如果TET蛋白失去活性(丧失功能)的话,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尤其会罹患血...
NK/T细胞淋巴瘤(NK/Tcelllymphoma,NKTCL)属高度侵袭性肿瘤,预后差,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除了组织形态改变及EBV 相关,该病也存在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信号通路及蛋白表达的异常。国内外学者由此出发,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持续的深入研究。本文就NKTCL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