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物理学 电致相关记录35条 . 查询时间(0.138 秒)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分子科学团队的董振超研究小组,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诱导发光技术,通过调控分子界面能级排布,首次观察到超常明亮的单分子上转换电致发光现象,提出和实现了一种全新的高效上转换发光机制,并且从理论上阐释了界面能级排布对单分子电致发光行为的影响。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于2月23日在线发表了这项成果。
2023年10月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DNL0603组)王峰研究员、贾秀全副研究员团队与斯坦福大学Richard Zare院士团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质谱与快速检测研究中心(102组群)李海洋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微液滴化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含油微水滴的水—油界面存在接触电致氧化还原反应。 液体燃料的高温燃烧会导致较...
致变色器件(ECD)是指在外加电压(通常1~3V)刺激下,器件内部敏感材料的光学特性发生可逆的变化,在智能窗户、汽车、VR眼镜等领域正在得到广泛关注。其中,瞄准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这一重大战略需求,采用基于电致变色玻璃的新型智能窗可以动态调节太阳辐射等外界热量进入室内强弱,有望替代传统的Low-E玻璃,进一步降低建筑物暖通与空调系统(HVAC)的能耗,成为下一代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制于产能...
2022年11月23日,中国科大姚宏斌教授课题组联合张群教授、林岳教授和张国桢副研究员研究团队提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亚稳相结晶策略,有效消除了混合卤素钙钛矿CsPbI3-xBrx晶粒内部的面缺陷,从而制备了高效的纯红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其外量子效率达17.8%,亮度为9000cd m-2,研究成果以题为“Planar defect-free pure red perovskite light-emi...
本研究利用种子层辅助的水热反应法,在导电玻璃上沉积生长三氧化钨(WO3)晶体结构薄膜.通过调控水热反应溶液中盐酸、草酸的浓度以及后处理温度,分别得到花朵状、海胆状和多孔花瓣状的WO3晶体结构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表征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拓扑结构形成的机理及其对WO3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中的Cl–具有促进WO3晶体沿c轴方向生长的作用,而草酸具有促进W...
电致变色器件在节能建筑、低功耗显示器、防眩后视镜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受到广泛的关注。无机电致变色材料氧化钨(WO3-x)因其高光学透过调制率和优异循环稳定性而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电致变色候选材料之一。然而,其颜色变化单一,不利于其在多色显示等领域的应用。因此,丰富WO3-x基电致变色器件的颜色变化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已报道了通过WO3-x进行元素掺杂、合成WO3-x复合材料以及将WO3-x材料设...
锌离子驱动的电致变色器件(ZECD)是新一代节能透明电子器件。当前,几乎所报道的ZECD都使用经典的氧化钨作为电致变色阴极。氧化钨在酸性电解质中极易受到腐蚀,严重恶化ZECD的循环稳定性能。在本工作中,作者研究了具有高化学稳定性的二氧化钛纳米晶在锌离子驱动下的电致变色性能。研究表明,采用钨掺杂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晶,可以显著降低Zn离子嵌入扩散的势垒。基于钨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晶构筑的ZECD,具有高光...
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刘言军、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研究副教授苏峰育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田颜清课题组合作,在自动调控电致变色智能窗领域取得了研究新进展,相关成果以“Automatic light-adjusting electrochromic device powered by perovskite solar cell”为题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
手性发光材料能够分别发出不同强度的左、右手圆偏振光(CPL),在圆偏振电致发光器件(CP-OLED)和平面3D显示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不对称g因子(glum ≤ 2)是衡量其CPL性能的关键,而现有的手性发光材料普遍g因子小,限制了相关材料在平面3D显示中的应用。
电致变色薄膜器件能够在外加电场激励下自主调控光学和热辐射特性,在智能窗、智能电子皮肤和新型电子显示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我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贾春阳教授课题组在电致变色关键材料与器件制备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系列进展,并被一系列国际高水平期刊报道(J. Mater. Chem. A, 2019, 7, 13956;ACS Appl. Mater. I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分子科学团队长期致力于发展将STM高空间分辨表征与光学技术高灵敏探测相结合的技术,特别是通过巧妙调控隧道结纳腔等离激元的宽频、局域与增强特性,拓展了测量极限,为在单分子水平上观测和调控分子的光电行为提供了有力手段。他们利用高度局域化的隧穿电子作为激发源,研究了氯化钠脱耦合层表面上的单个酞菁分子的电致荧光,不仅发现了反常的电致上转换发光现象,还清晰地展示了分子发光强度的三个不同偏压...
聚集诱导电致化学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AIECL)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材料应用于电致化学发光的方法,特别是在固相及水相检测中。电致化学发光(ECL)相对于光致发光(PL)具有检测限低,灵敏度高、适用性广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大多数已发表的具有AIECL性质的材料大多属于阳极ECL,包括...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在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的光学属性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稳定的可逆变化现象,在电子纸、显示器、蓝镜和智能窗等产品中都能见到电致变色材料的身影。近年来,随着电致变色技术在汽车、建筑、印刷等大领域的应用,电致变色的相关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热潮,人们通过寻找新材料、设计新结构等方式将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一步步提高。然而,当今的电致变色技术仍不能满足大规模应用的需求,材料成本、变色效率、循环稳定...
研究了基于新型骨架7-(9H-carbazol-9-yl)-N,N-diphenyl-9,9’-spirobi[fluoren]-2-amine(CzFA)双极性主体材料的红色电致磷光器件的光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将红色磷光染料iridium(Ⅲ)bis[2-methyldibenzo-(f,h)quinoxaline](acetylacetonate)(Ir(MDQ)2(acac))掺杂到CzF...
发展了基于稳定金属电极的阴极界面材料,对促进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侧链含磷酸酯功能基团的聚芴衍生物(PF-EP)是一种极性聚合物中性材料,能溶于乙醇等醇类溶剂,非常适合制备多层溶液加工型发光器件。除此之外,它结合稳定的金属Al电极能实现有效电子注入。本文以PF-EP在绿光聚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为例,详细对比分析了两种基于PF-EP的阴极电极结构(PF-EP/LiF/Al和PF-...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