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星系与宇宙学 >>> 星系动力学 星系天文学 运动宇宙学 星系际物质 大爆炸宇宙论 星系形成与演化 宇宙大尺度结构起源与演化 星系与宇宙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星系与宇宙学 地质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717 秒)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行星物理学学科组副研究员钟俊与合作者,利用美国“信使”号卫星数据,首次发现了水星磁尾的重联区及其快速演化过程(如图)。观测数据显示,水星磁场重联具有强驱动快速脉冲式特征,不同于地球的分钟量级,水星的重联时间尺度为秒量级,重联效率在准稳态的情况下可以达到0.2,是地球空间观测平均值的2倍。同时,重联伴随有高能电子的爆发性现象产生。该研究为理解水星...
2017年4月6日,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成功开展了第12期地球早期与行星科学论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刘金高教授接受地化所刘耘研究员的邀请,来此进行了学术访问交流,并于4月6日下午3:00,在矿床国家重点实验室报告厅做了题目为“Siderophile elemental and Hf-W isotopic systematics in tracing the early mantle evolu...
研究揭示火星早期地质概况     火星  火星地质史       < 2016/3/8
火星拥有太阳系家族中最大的火山岩组——塔尔西斯地区在37亿年前开始形成,并在火星的表面形成了一个明显隆起。塔尔西斯地区的形成也导致火星相对其旋转轴线重新定位(真正意义上的极移),这是导致该火山区今日处于火星赤道位置的原因。基于最新的地貌证据,研究人员重新解释了火星早期的地质历史,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杂志。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星科学研究所(微博 @探索那星空)的消息,2015年3月13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刊登了我国“嫦娥三号”探月工程的最新探测成果。利用嫦娥三号的探测数据,我国科学家首次研究报道了雨海北部地区的地质特征及其浅表层的地质结构,对于探索月球的岩浆演化历史和后期改造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携带“玉兔”月球车成功着陆在预定的区...
科学家对来自中国嫦娥三号着陆器和月球车“玉兔”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发现,月球的地质史比人们此前认为的更为复杂。 这项成果于12日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澳门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子所、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和挪威奥斯陆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这是中国嫦娥探月工程实施以来,首次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科学成果。
火星是深空探测的热点。人类不懈地探索火星,最主要的动力是期盼发现地球以外的生命,其基本逻辑是,火星表面的许多地形地貌特征,指示曾经有过水流,因而具有支持和孕育生命的基本条件。除了地形地貌特征之外,在火星上还探测到硫酸盐和碳酸盐等可能从水体中沉淀形成的蒸发盐类矿物,以及粘土等次生矿物。这些发现都进一步证明火星上确实存在过液态水。但是,现在的火星表面不存在液态水。不仅如此,还有一些研究认为,自30亿年...
一个来自法国、德国和美国的国际行星研究小组根据他们的最新研究,确定了月球的形成时间,大致是在太阳系开始(44.7亿年前)之后的近1亿年。他们的结论来自对地球内部的检测,并结合了计算机模拟的星盘衍化,从中能推导出地球及其他陆地行星是怎样形成的。相关论文发表在4月3日的《自然》杂志上。
与木星的两颗主要卫星木卫三和木卫四相比,恐怕再没有什么搭档比它们更古怪了。尽管这两颗卫星的大小和构成很相近,但木卫三却是一个拥有自身磁场的严格意义上的卫星,而木卫四则是一颗由冰和岩石构成的冷冰冰的天体。科学家如今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为推进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行星地质教育和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承办的“月球与火星探测数据处理和地质解释学术研讨会”将于2009年6月22-26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欢迎有兴趣者报名参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