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大气科学 地球相关记录430条 . 查询时间(0.502 秒)
新仙女木事件(12.9-11.7 ka BP)作为千年尺度上一次典型的气候突变事件,导致北大西洋甚至整个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快速变冷。目前主要假设认为这一事件的发生可能与北大西洋大量淡水注入有关。在亚洲地区,相关的古气候重建记录表明,在新仙女木期间东亚夏季风显著减弱。然而,对于这一事件导致的整个欧亚地区气候变化和潜在的动力学机制仍缺乏足够认识。
为对标和落实地球观测组织(GEO)优先事项和重点工作,汇聚我国地球观测技术服务于气候变化工作相关的进展和成果,共同推进我国科技界深度参与GEO及国际地球观测事务,2022年11月24日,国家遥感中心GEO优先事项“气候变化”主题协同创新交流会通过线上形式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遥感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承办。国家遥感中心主任赵静、副主任刘志春,GEO中国专家委员会专家郭华东院士,中国科...
全新世作为与人类文明演化紧密联系的一个典型间冰期,其气候长期演化趋势及其动力机制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厘清全新世气候不同时间尺度气候演化机理对理解过去和预估未来气候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然而,在地质记录相对较丰富的东亚区域,降水记录重建及其机理解释仍存在较大不足和分歧。比如,东亚区域全新世降水峰值是在早全新世还是中全新世,或者是其他时段,其长期演化趋势动力机制等这些关键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新仙女木事件(12.9-11.7 ka BP)作为千年尺度上一次典型的气候突变事件,导致了北大西洋甚至整个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快速变冷。目前主要假设认为这一事件的发生可能与北大西洋大量淡水注入有关。在亚洲地区,相关的古气候重建记录表明,在新仙女木期间东亚夏季风显著减弱。然而,对于这一事件导致的整个欧亚地区气候变化和潜在的动力学机制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
当矿物质沙尘覆盖在积雪上,会使地表反照率降低,而地表吸收更多能量造成地表增温和积雪融化。地气系统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导致气候变化,将这一系列反馈称为沙尘的“融雪效应”。融雪效应能够加速北极、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和落基山脉等高山地区的积雪融化(Jiang et al., 2017;Painter et al., 2010),对全球和区域大气环流产生强烈影响(Yasunari et al., 2011)。...
近地表臭氧(O3)作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其对自然环境及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影响。对于富含高浓度O3的平流层大气,在平流层大气入侵事件中,能将O3带入近地表。区分自然源与人为源的贡献,能有效的评估O3污染控制成效,也为O3入侵频繁时期的人为源加强控制提供科学依据。而仅由宇宙射线作用生成的放射性核素铍-7(7Be,半衰期53.29天)和铍-10(10Be,半衰期1.39百万年),由于其自身特性及大气...
海洋气溶胶是全球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制约气候模型预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海洋大气气溶胶主要通过飞沫(sea spray aerosol, SSA)和新粒子生成(new particle formation, NPF)两种途径产生,后者是海洋排放的活性反应气体通过反应成核(nucleation)和增长(growth)过程产生。O’Dowd等2002年在Nature首次报道了“碘”氧化...
把地下的地质结构搞清楚,既是重要的科技基础性工作,也是地球科学领域重大前沿问题。在中国地震局的统一领导下,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地震系统内外多家科研院所、高校、中心、省地震局和企业等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透明地壳”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全面开展地下结构和构造的探察工作,获取我国地壳上地幔精细结构、地震活动构造特征和地球物理场演化规律,探究中国大陆地震构造背景、孕震动力过程和发震成因机理...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北方中部,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干旱是黄土高原面临的最具影响的气候挑战之一。大量研究表明,20世纪下半叶以来,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干旱化趋势显著,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于这一广大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担忧。在过去几个世纪的背景下,目前的降水状况如何?黄土高原内部降水存在怎样的时空差异?除已知的夏季风系统对黄土高原降水的影响外,其他因素是否对干旱事件的形成产生影响?
近百年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地表温度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烈增暖,极端温度的变化反映了日益显著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发布的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IPCC AR6)指出,相对于1850-1900年,2001-2020年平均全球地表温度升高了0.99℃。与此同时,区域气候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特别是极端天气发生频率显著增加,强度也不断提高,对生态系统、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都...
海洋气溶胶是全球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制约气候模型预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海洋大气气溶胶主要通过飞沫(sea spray aerosol, SSA)和新粒子生成(new particle formation, NPF)两种途径产生,后者是海洋排放的活性反应气体通过反应成核(nucleation)和增长(growth)过程产生。O’Dowd等2002年在Nature首次报道了“碘”氧化...
碘的大气地球化学循环是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大气是碘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枢纽,海洋中的碘能够通过大气的干、湿沉降输送到陆地。气态碘还能有效降低臭氧含量,导致云凝结核的形成,因而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碘的放射性同位素是辐射环境应急监测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公众的辐射健康。长寿命放射性碘同位素129I既可以作为碘循环的理想示踪剂,还可用于示踪放射性污染物及其他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然而129I在...
新生代以来印度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地球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也促生了亚洲季风系统。亚洲季风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然而,当前有关亚洲季风的报道主要分布在高原周缘,尚无高原腹地轨道尺度的古季风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亚洲季风系统形成与演化的精确解读。此外,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是地球系统从渐新世向中新世过渡的重要阶段,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气候变迁事件,例如极地冰盖...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作为全球范围内年际、年代际气候变化的显著信号,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的频率和强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了解ENSO的气候特征及动力学机制对于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气候变化至关重要。但是,由于现代器测资料的时间跨度较短,极大限制了人们对ENSO变率的认识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中晚全新世作为地球历史上距离人类活动最近的地质历史时代,重建这一时期的ENSO变率有助于人们了解...
近地表臭氧(O3)与区域空气质量、公众健康及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极端O3污染事件中,过高的O3浓度可引起人体呼吸道病变;此外,长期暴露于较高的O3浓度可增加新生儿哮喘等疾病的几率。2022年来,我国城市地区O3浓度持续升高,已成为夏季影响空气质量的主控因素。O3前体物持续排放及不利的气象因素均是造成我国近地表O3持续升高的重要原因。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光化学反应造成O3污染的重要前体物,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