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科学总论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球科学总论 地球物理相关记录74条 . 查询时间(0.179 秒)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周一甲及其导师、研究员何飞与地质地球所研究员魏勇、特聘研究员尧中华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张效信等合作,利用DMSP卫星长期的极光观测数据,从统计学角度探究了锯齿极光在磁暴期间的大体特征。
2021年6月8日,香港大学/西北大学赵国春院士应邀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题为“大陆的起源:岛弧模式vs.洋底高原模式”的地球科学前沿论坛报告。报告由吴福元院士主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百余名师生参加此次报告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
根据《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关于通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20 年度评估结果及有关情况的函》(国科外函〔2021〕5号),科技部国际合作司通报了对719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综合绩效评估结果,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顺利通过评估并被评为良好。
真菌是岩石和矿物生物风化的重要媒介,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分解者。真菌和绿藻或蓝细菌形成的地衣体能生活在各种寒、旱等极端陆生环境中,被称为“植物界的拓荒先锋”。生物登上陆地是生命演化史上的关键转折,真菌在这一登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真菌的登陆时间仍不清楚。由于真菌丝体的脆弱难以形成化石,而它们的生活环境又非沉积区,因此至今报道的早期真菌的化石记录非常有限。
钨是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运用于电器、电子、化工等领域。我国钨矿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钨金属资源基地,其中华南地区(赣南-粤北-湘南)是我国钨矿成矿带的重要产区。
2020年6月11日,我所召开“北京地球与行星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地星中心)筹划工作研讨会。各实验室主任参加会议,所长吴福元院士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所长杨进辉研究员主持。
2019年11月19日,科睿唯安学术研究事业部公布了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全球近60个国家22个学科的6216人次的高被引科学家入榜。其中,美国学者共计2737人次入选,占名单总人数44%;中国内地上榜人数激增,有636人次上榜,取代英国成为第二大“高被引科学家”所在地区(见附件1)。
2019年11月3日至11月17日,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暨发展中国家科技培训班项目资助计划——“现代分析地球化学与应用”国际培训班在我所成功举办。来自巴西、俄罗斯、缅甸、孟加拉国、尼泊尔、柬埔寨、老挝、斯里兰卡、伊朗、印度、法国、埃及、朝鲜以及尼日利亚等14个国家的23名外国中青年学者参加了培训。
由中国石油学会(CPS)与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联合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CNPC)、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CNOOC)联合协办,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物探专业委员会(SPG)、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联合承办的“CPS/SEG北京2018国际地球物理会议暨展览”于4月24-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BICC)隆重举行。
当地时间12月12日开始,来自全球88个国家的25000余名与会代表聚集美国旧金山,参加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举办的为期一周的秋季会议,进行地球与空间科学的最前沿学术交流,这也是全球地球科学领域最大规模的学术盛会。期间,AGU 2016年新当选会士授奖仪式于12月14日下午6点隆重举行。AGU主席Margaret Leinen向来自不同国家的新晋会士颁发了会士证书,并对每一位新晋会士在地球和...
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目前世界各国政府达成一致共识,认为CO2的地质封存(简称CCS)是一种主要的碳减排技术手段。中国煤炭的产量与消耗量均位于世界前列,产量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消耗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煤炭仍然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60%以上。由于煤炭直接用于发电及其他产业,排放出大量的CO2,从烟道气捕集高浓度CO2的成本太高,至今...
天然气水合物在能源、环境、油气运输和地质灾害预防等领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关于它的形成机制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近年来,国际上几个研究小组用计算模拟的方法先后实现了天然气水合物的自发成核和生长模拟,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水合物初始成核先形成非晶相,随后再经过结构转变形成结晶相。然而,水合物成核如何发生、成核前准稳态溶液有什么特点等一系列问题仍然不清楚,特别是在准稳态条件下的甲烷溶解度数据稀...
核幔边界层是地球内部最重要的物理分界面之一,在地球表面的动力学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地球液核的自由核章动(FCN)是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的重要表征,其包含的物理信息可为核幔边界结构提供非常重要的约束。
吴柯,男,副教授,博士,博士后。地空学院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系遥感地质教学组组长。 教育经历: 2002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8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8年前往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系做访问学者。2009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获得中国地质大学首个...
陈涛,男,讲师,籍贯:湖北咸宁。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系副书记、系副主任。 教育经历: 2003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获信息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2008年12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 区域生态、植被遥感反演与环境遥感监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