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蛋白功能相关记录26条 . 查询时间(0.491 秒)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预测蛋白功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生物大分子的原子之间的距离进行半粗粒化统计,得到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半粗粒化统计势函数;利用半粗粒化统计势函数在目标蛋白周围空间找到相互作用的热点区域;结合分子碎片生长方法,在热点区域寻找可有与目标蛋白紧密结合的蛋白质、DNA或RNA序列片段;计算蛋白质、DNA或RNA序列片段与目标蛋白结合的强度并排序;选取规定数量的序列片段及其结构,在...
2024年1月12日,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旗下国际期刊Algal Research刊登了海洋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分子育种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聚焦底栖的微弱红光环境,通过构建lhcf15基因的敲除和回补藻株,揭示了LHCF15蛋白在硅藻适应长波长光环境中的潜在作用,为深入认识硅藻灵活的光合作用调控机制和强大的适应能力提供新见解。 
2023年8月3日,微生物研究所付钰研究团队在mBio期刊发表文章,题为“Single-molecule study reveals Hmo1, not Hho1, promotes chromatin assembly in budding yeast”,从单分子水平证明了酿酒酵母中是Hmo1蛋白而非Hho1蛋白在染色质组装中发挥重要功能
多梳家族蛋白(PcG)是一类高度保守的表观调控因子, 在动植物中普遍存在, 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PcG蛋白形成多个蛋白复合物, 如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1 (PRC1)和PRC2, 其作用是抑制基因的表达。PRC2组分在植物中保守并且已经在拟南芥中被广泛研究。相比之下, PRC1的组成和功能在动植物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拟南芥PRC1蛋白的特异性和保守性进行...
近日,我校药学院李校堃教授团队与美国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解析出一种被称作α-Klotho的蛋白的分子结构,以及如何协助传递一种延缓衰老的激素信号。1月17日,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Nature》(影响因子40)。我校陈高帜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梁广教授和硕士生付丽丽为署名作者,李校堃教授和纽约大学MoosaMohammadi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药学院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2017年9月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丁建平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以Cbln1 and Cbln4 are structurally similar but differ in GluD2 binding interactions为题发表在Cell Reports上,研究揭示了Cbln1和Cbln4之间功能异同的分子机制。Cbln家族包含4个成员,它们具有很高的序...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邓馨研究组与其合作者在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TALE)蛋白功能与应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成果为植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相关论文于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科研人员在利用TALEN技术对模式植物拟南芥靶基因进行敲除的过程中发现,部分转基因植株虽然表现出靶基因突变后的表型,但其靶基因序列却未发生任何变化。进一步...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类慢性传染性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最多的传染病之一,并且全球约有1/3人口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蚯蚓血红蛋白(hemerythrin)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功能主要包括氧的储存、传递和运输。有研究表明霍乱弧菌中的含有蚯蚓血红蛋白结构域的蛋白VcBhr-DGC 作为一个氧的sensor调控蛋白,调控在还原和厌氧条件下细菌生理环境的转变,这也暗示了细菌中蚯蚓血红蛋...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类慢性传染性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最多的传染病之一,并且全球约有1/3人口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蚯蚓血红蛋白(hemerythrin)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功能主要包括氧的储存,传递和运输。在有研究表明霍乱弧菌中的含有蚯蚓血红蛋白结构域的蛋白VcBhr-DGC作为一个氧的sensor调控蛋白,调控在还原和厌氧条件下细菌生理环境的转变,这也暗示了细菌中蚯蚓血红蛋...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所孙兵研究组在最新研究中,首次发现了人类冠状病毒OC43(HCoV-OC43)的辅助蛋白ns12.9为病毒离子通道蛋白,并参与病毒的组装过程,影响病毒粒子的形态发生,为开发高效抗病毒药物和减毒疫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病毒学》,并被选为同期亮点文章。
2015年9月2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分子病毒学研究组的最新科研进展The ns12.9 accessory protein of human coronavirus OC43 is a viroporin involved in virion morphogenesis and pathogenesis。该研究首次发现了人类冠...
早期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降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增加的冠心病风险密切相关,这促使了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假说的提出:相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言,HDLC是“好”的胆固醇,提高血清HDLC水平可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然而新的研究发现:升高HDLC水平并不能减少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这使得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假说遭到质疑。近来,高密度脂蛋白功能而非HDL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
采用乙酰化对米渣蛋白进行改性,研究了米渣蛋白在乙酰化改性过程中巯基和二硫键含量、表面疏水性、溶解性以及乳化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改性程度的增加,米渣蛋白中暴露巯基含量逐渐增加,总游离巯基含量逐渐下降,二硫键含量逐渐增加,表面疏水性先下降后升高。乙酰化改性后的米渣蛋白在p H5~10范围内的溶解性、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明显增加,但是p H2~4范围内的溶解性和乳化活性却有所降低。可见,乙酰化改性能改...
以新收获籼米为原料制备大米蛋白,采用不同浓度丙二醛氧化大米蛋白,研究丙二醛氧化对大米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丙二醛浓度的增加,氧化大米蛋白的羰基和二硫键含量增加,游离巯基含量下降,表明大米蛋白发生了氧化。当丙二醛浓度从0增加到100 mmol/L时,氧化大米蛋白溶解性从28.88%降低至12.20%,持水性从353.67%降低至132.33%,持油性从89.40%上升至189.40%,起...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人源化鼠兔瘦素蛋白、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及其应用”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158513.1)。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典型的冷适应动物,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存方式和适应机制来应对高寒、低氧的严酷环境,其瘦素(leptin)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发生了适应性的功能进化,而这种功能的改变更有助于鼠兔更好地耐受这种压力环境。Leptin是能量代谢调节的关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