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几何光学 物理光学 非线性光学 光谱学 量子光学 信息光学 导波发光 发光学 红外物理 激光物理 应用光学 光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光学 单光子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0.103 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亮教授团队和问天量子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短波红外单光子激光雷达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团队通过全自主研发的单光子探测器芯片,匹配读出电路,结合全光纤激光雷达,开发了全天候、大扫描角度的激光雷达成像系统,为短波红外单光子成像及其核心芯片制备提供了开创性的方法,相关成果以“Single-Photon Depth Imaging Using a Photodetector With a Wir...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发出一种名为“用于计算光量子的性能增强型阵列”(PEACOQ)的新型光子探测器,有望用于量子密钥分发。
2022年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李浩团队、陶虎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王增琦团队,结合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技术、双光子3D打印编码滤波技术、计算重构技术等实现单光子计数型光谱分析仪。相关成果以Superconducting Single-Photon Spectrometer with 3D-Printed Photonic-Crystal Filters为题,在...
利用一个光子开启和关闭物理过程的技术是量子光子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近日,研究人员取得单光子开关研发新进展。在芯片规模的架构中实现这一点对其可扩展性至关重要, Vinod M. Menon领导美国纽约城市学院研究人员,首次展示了在固态材料中使用“里德伯格态”可增强固态系统中的非线性光学相互作用,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是实现芯片级可扩展单光子开关的第一步。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单光子非互易传输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史保森教授、丁冬生教授与南京大学夏可宇教授和日本理化所的Franco Nori教授合作,利用室温下的原子系统实现了超越磁光效应的百兆赫兹带宽单光子非互易传输。该研究成果于2021年3月19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 Advances。实现单光子非互易传输的器件是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的基本元件之一,涉及到时间反演对称破缺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MarlanScully、德国维尔兹堡大学SvenHofling等合作,在同时具备高纯度、高不可分辨、高效率的单光子源器件上观察到强度压缩,为基于单光子源的量子精密测量奠定了基础。论文以“编辑推荐”形式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2019年5月16日,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以“Direct Observation of Topology from Single-Photon Dynamics”为题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团队与山西大学激光光谱研究所贾锁堂教授、梅锋教授以及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朱诗亮教授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光子晶格体态中单光子动力学过程直接观察结构的拓扑数以及拓扑相变。拓扑不变量刻画了拓扑晶体的拓...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胡伟达、陈效双、陆卫课题组在室温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研究中取得进展。该实验室相关研究人员利用纳米线内禀的Photogating效应首次在单根纳米线上实现室温下单个光子的探测。相关成果以“Room-Temperature Single-Photon Detector Based on SingleNanowire”为题发表于国际刊物Nano Le...
卫星激光测距是基于飞行时间激光雷达的一个重要应用,在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地震预报和国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卫星激光测距距离及精度与所采用的单光子探测器的性能密切相关。2015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超导实验室研究员尤立星团队在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SNSPD)器件波长拓展方面取得系列突破,成功研发了从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高探测效率SNSPD器件。其中532nm工作波长器件...
加拿大物理学家在利用纯光打造量子计算机基础元件——逻辑门的研究工作中取得进展,成功通过单光子对其他光束施加影响。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学》上。逻辑门对输入数据进行运算创建新的输出。在传统计算机中,逻辑门采用二极管或晶体管的形式。但量子计算机组件由单个原子和亚原子粒子制成。根据量子理论,信息处理将通过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完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与来自华盛顿大学的许晓栋、香港大学的姚望合作,首次在类石墨烯单原子层半导体材料中发现非经典单光子发射器,从而将量子光学和二维材料这两个重要领域连接起来,打开了一条通往新型光量子器件的道路。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杂志。同期“新闻视角”栏目撰文评论该工作“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与华盛顿大学许晓栋、香港大学姚望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在类石墨烯单原子层半导体材料中发现非经典单光子发射,连接了量子光学和二维材料这两个重要领域,打开了一条通往新型光量子器件的道路。该工作于2015年5月5日在线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上。同期的“新闻视角”栏目撰文评论该工作“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发展了量子光学实验方法动态调控“人造原子”的单光子发射,在两能级原子体系中通过多激光缀饰态和量子干涉机理消除自发辐射谱线,证实了多光子ac斯塔克效应和自发辐射相干理论,为固态体系高性能单光子源和量子计算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研究成果发表在2015年3月6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并被选为“编辑推荐”(Editor’s su...
记者2013年10月9日从中国科大获悉,世界上首个可以存储单光子形状的量子存储器在中国诞生,最新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上。量子通信系统中作为载体的单光子所携带的信息量的大小与所处编码的空间维数有关。目前光子主要编码在一个二维空间,如果能将光子编码在一个高维空间,则单个光子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将大幅度增加,极大地提高量子通信的效率。此外,利用光子的高维编码态还可以提高量子密钥传输的安全性。
最近,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张强、陈腾云与清华大学马雄峰等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利用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开发的高效低噪声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测量器件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成功解决了现实环境中单光子探测系统易被黑客攻击的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现实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性。该研究成果发表在9月24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