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质学 大陆碰撞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0.104 秒)
羌塘地块是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一条东西向狭长地块。该地块自中生代以来的漂移演化历史存在诸多争议,限定了对原青藏高原和古、中特提斯洋演化的认识,一个主要原因之一是关于羌塘东部的研究相对较少。
当地时间2019年7月4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地层学大会上,沈树忠院士获得了地层学国际最高金奖(ICS Medal)。
南阿尔金吐拉地区所出露的变质泥质岩和变质基性岩普遍经历了中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其中变泥质岩以出现石榴子石+夕线石+长石+黑云母+石英为特征,而基性麻粒岩则以石榴子石+单斜辉石+紫苏辉石+斜长石+石英为特征,具有典型中压相系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矿物组合,即显示“巴罗式”变质作用特征。野外宏观特征显示这套变泥质岩普遍经历了原地深熔作用,并局部发生混合岩化作用。岩相学观察结果显示泥质片麻岩保留了关键的深熔...
为了深入探讨大洋俯冲和大陆碰撞沿走向的转换及其动力学特征,同时更好的理解俯冲碰撞带的流体熔体活动 及其效应,我们建立了一系列三维空间的大尺度、高分辨率的动力学数值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在板块会聚过程中,流体熔体 活动可以降低周围岩石的流变强度及两个板块之间的耦合作用,并能够促进大陆碰撞带俯冲板块的断离。同时,俯冲碰撞带 的空间转换模型揭示其深部结构存在巨大的沿走向的差异性,大陆碰撞带发...
本文阐明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重要性,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发展史划分为1970年以前的预备期,1971~1990年的孕育期,1991~2000年的诞生期,2001~2010年的成长期和2011年以后的成熟期;指出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4个不同尺度(全球构造、造山带、地体、矿床)的碰撞造山流体成矿模式(CMF模式)和4种类型成矿系统的特征及其与其它环境同类成矿系统的对比;介绍了运用大陆碰撞成矿理...
北秦岭构造带早古生代花岗岩类的锆石U-Pb年代学统计结果表明, 早古生代期间存在~500, ~450和~420 Ma三个峰期的花岗岩浆活动, 它们分别对应于该构造带~500 Ma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450 Ma的中压麻粒岩相和~420 Ma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 代表了早古生代期间该构造带经历的一次大陆碰撞及两次与抬升过程有关的岩浆作用. 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成果综合分...
金红石是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中标志性变质矿物之一, 通常被认为是峰期变质矿物组合. 其主要成分除TiO2外, 因含有众多其他微量元素(如: Nb, Ta, Zr, Hf, Cr, V, W和U等)而成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对相应元素变化特征和年代学的研究, 可以反演包含金红石的主岩所经历的地质过程. 作为超高压岩石演化历史的记录者之一, 因岩石经历的温压条件不同和金红石U-Pb体系特征, 金红石的...
本文阐明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重要性,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发展史划分为1970年以前的预备期,1971~1990年的孕育期,1991~2000年的诞生期,2001~2010年的成长期和2011年以后的成熟期;指出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4个不同尺度(全球构造、造山带、地体、矿床)的碰撞造山流体成矿模式(CMF模式)和4种类型成矿系统的特征及其与其它环境同类成矿系统的对比;介绍了运用大陆碰撞成矿理...
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作用的产物,正在进行造山作用,是研究板块构造的天然实验室。高压和超高压变质岩分布在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核部。这些变质岩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形成时间和形成过程,为印度与亚洲碰撞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提供了重要的限定。含柯石英的超高压变质岩产出在喜马拉雅造山带的西段,它们形成在古新世与始新世之间(53~46Ma),为印度大陆西北边缘高角度超深俯冲作用的产物,并经历了快...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带成矿作用"973项目(2002~2008年)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对象,以构建大陆碰撞成矿理论体系为总体科学目标,经过70多位科技人员历经5年研究,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笔者初步总结了项目在成矿动力学背景、壳/幔深部过程、大陆成矿作用及战略新区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项目详细再塑了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过程,创新性提出了碰撞造山二阶段演化模式,即主碰撞聚合(65~41 Ma)、晚碰撞转换(...
利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连续取样的优势,对主孔200~4000m超高压变质岩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对大陆俯冲带变质的化学地球动力学提供了新的制约.目前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200~4000m深度的超高压矿物氧同位素变化剖面,发现18O亏损深度达3300m.结合大别-苏鲁造山带地表露头岩石达30000km2的18O亏损,表明扬子陆块北缘曾发生三维空间巨量物质(~100000km3)的...
期刊信息 篇名 大别造山带地缝合线与深部地缝合线的解耦及大陆碰撞岩石圈楔入模型:中国东部中生代镁铁质岩浆岩的Sr-Nd-Pb同位素证据 语种 中文 撰写或编译 撰写 作者 李曙光,杨蔚 第一作者单位 刊物名称 科学通报 页面 47(24): 1898-1905 出版日期 2002年 月 日 文章标识(ISSN) 相关项目 大别山俯冲陆壳与上地幔的相互作用
通过分析秦岭巨型金矿带内353处岩金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带内矿化强弱变化有序,由NE向SW依次分出小秦岭-熊耳山强矿化带、北秦岭弱矿化带、中秦岭强矿化带、南秦岭弱矿化带和松潘-甘孜强矿化带5个亚带。它们的成矿时代始于印支期,经燕山期,终于喜马拉雅早期。其中小秦岭-熊耳山亚带主成矿期为燕山晚期,中秦岭亚带主成矿期为燕山早期,松潘-甘孜亚带主成矿期为燕山晚期至喜马拉雅早期。金矿带时空定位在于控矿构...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前陆盆地是中国典型的前陆盆地之一。自晚三叠世以来,该盆地充填了厚度大于1万余米的海相至陆相沉积物,以不整合面为界可将其划分为6个构造层序,根据几何形态将构造层序区分为两种类型,即楔状构造层序和板状构造层序,其中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古近纪构造层序为楔状构造层序,其余为板状构造层序。研究结果表明楔状构造层序为逆冲构造负载的产物,板状构造层序为走滑剥蚀卸载的产物。本次以...
早期蛇绿岩的研究近十多年来引起了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它涉及地球早期板块构造演化以及古海洋形成过程等问题,也涉及本区是否存在“原特提斯”大洋和罗丁利亚(Rodinia)大陆的裂解和敛合等重大问题。本文提出西昆仑山存在一套可靠完整的晚元古宙—早古生代的蛇绿岩——库地蛇绿岩,它的时限是利用SHRIMP-锆石U-Pb法对蛇绿岩内堆晶岩中下部岩石的测年,分别给出510±4Ma和502±13Ma。根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