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大豆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149 秒)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各省(区、市)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根据冬前病虫发生基数、大豆种植情况和冬春季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4年全国大豆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30亿亩次,重于上年。其中,大豆根腐病、大豆食心虫在东北春大豆区,甜菜夜蛾在黄淮海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区,烟粉虱在黄淮南部有偏重发生风险。
据各地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区域站监测,2023年6月份以来一代棉铃虫成虫进入盛发期,黄淮、华北和东北诱蛾量偏高,2023年6月下旬至7月份上旬气象条件对北方二代棉铃虫发生有利,预计2023年二代棉铃虫在北方大部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等作物偏重发生,局部区域加重为害态势明显。全国发生面积3400万亩,其中,棉田发生面积约400万亩(Bt棉田轻发生),其他作物田发生面积为3000万亩,二代幼虫为害盛期在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危害性极强的害虫。2019年初突然侵入我国云南省并迅猛扩散迁移至国内大部分地区,对玉米等作物生产造成重大影响。我国大豆与玉米生产区重合较多,草地贪夜蛾是否会对大豆产生重大危害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从草地贪夜蛾的食性特点和迁移速度以及新生境3个方面评估了此类昆虫可能对我国大豆造成的危害,并对我国大豆生产中草地贪夜蛾的短期和长...
采用国际通用的鉴别寄主法,鉴定连作条件下大庆和安达大豆胞囊线虫天然育种病圃生理小种和HG毒力类型。结果表明:生产条件下安达地区大豆胞囊线虫优势小种为毒力较强的14号生理小种,大庆地区为3号生理小种。室内盆栽鉴定安达试验基地HG类型为1-3.4-7,大庆试验基地HG类型为7。由于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和毒力类型的组成日趋多样性,迫切需要发掘新的抗源和加紧培育水平抗性品种。
链霉菌Snea49是从大豆根际中分离得到的对大豆胞囊线虫具有杀线虫活性的菌株,采用离体贝氏皿室内测定放线菌Snea49的发酵代谢产物对北方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甘薯茎线虫3种植物寄生线虫和自由生活的小杆线虫的杀线虫活性。结果表明:处理24 h后,贝式小皿检测菌株Snea49的代谢物对北方根结线虫和南方根结线虫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对甘薯茎线虫毒力次之,对土壤中非靶标小杆线虫毒力最弱,即对不同种类...
以生防放线菌Snea253菌株发酵液为主,配合其它微生物菌株制备生物种衣剂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于播种后30~35 d计数大豆根外胞囊数量、土壤中胞囊数量和根内线虫数量,研究了Snea253生物种衣剂对大豆胞囊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种衣剂A(复配菌株Snea253+Sneb207+元素组合+助剂)在康平和大庆试验基点对大豆根和土壤中胞囊线虫的抑制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和商品种衣剂对照,生物种...
选育抗病品种(系)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筛选抗源是抗病品种选育的基础。采用酸性品红染色法,在温室内对200份栽培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大豆胞囊线虫病 1号、3号,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筛选得到对1号生理小种表现高抗的品种资源2份,表现中抗的23份;对3号生理小种表现高抗的品种资源5份,表现中抗的26份;对4号生理小种表现高抗的品种资源3份,中抗的14份。其中兼抗1号、3号和4号生理小...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鉴定受条件和方法的制约,一直是大豆抗病资源筛选和抗病品种选育的限制因素之一,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发现,为抗病鉴定提供了高效而准确的鉴定方法。以抗大豆胞囊线虫病不同世代的育种分离群体为材料,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抗病基因型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标记基因型在不同分离世代的鉴定效率。结果表明:随着分离群体世代的增加,抗病个体在分离群体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分离世代的卡方测验表明抗...
采用RT-PCR技术结合基因组步移技术,从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中克隆了热激蛋白70基因(Hsp70)的全长cDNA序列(Hg-Hsp-70),全长1 953 bp,GenBank登录号为FJ816100.1。碱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含有9个外显子与8个内含子,与其它线虫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650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70.7 kD,...
以辽豆15为材料,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分别测定了不同酸类化合物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温室防治效果和对大豆植株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化合物中,甲酸和丙酸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率相对较高,对线虫的温室防治效果最好;乙酸和乙二酸次之;柠檬酸和苹果酸对线虫的防效较低。乙二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对大豆植株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小。综合试验结果,确定乙二酸是较为理想的线虫防治药剂。
对来自河北东部沿海地区的119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鉴定,结果表现抗病的有48份,占40.3%,表现感病的资源有71份,占59.7%。通过对供试材料的部分农艺性状与雌虫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单荚粒数和根瘤数与野生大豆抗胞囊线虫反应呈极显著正相关。对野生大豆资源的来源分析表明,抗大豆胞囊线虫病野生大豆资源在冀东分布广泛,其中滦南野生大豆抗性资源比较丰富。
从黑龙江大豆胞囊线虫病已发生衰退的地块中分离得到的2株生防菌株BL-21和HNDF2,试验考察了BL-21和HNDF2菌液及菌株发酵液处理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孵化和二龄幼虫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液处理的效果好于除菌发酵液处理, BL-21与HNDF2的混合菌液抑制作用最明显,对胞囊孵化的相对抑制率达到80.93%,对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1.08%,孵化出的线虫数和二龄幼虫死亡率均与对照呈极显...
为揭示由根际促生细菌[Sneb207(Bacillus megaterium),Sneb482(Bacillus megaterium)]诱导大豆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的生化机理。使用菌株Sneb207、Sneb482发酵液包衣处理大豆种子,在豆苗三叶期时接种大豆胞囊线虫卵悬液,分别于接种后6、12、18、24、30 d取样,测定大豆根内防御酶系...
该项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利用特定的有机物料-林木加工后废弃物对大豆孢囊线虫病生物防治的可能性和途径,为无公害大豆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明确了利用林木废弃物不仅减轻了大豆孢囊线虫对大豆根系的侵染与为害,田间防效达46.88%,同时对土壤中大豆孢囊线虫的增殖代谢活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林木废弃物处理土壤后,促进了土壤有益微生物大豆根瘤菌的侵染和结瘤,植株生物产量明显增加。运用土壤酶学原理...
本研究采用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林木废弃物对大豆孢市线虫病的防治作用,明确了林木废弃物不仅减轻了大豆孢市线虫对大豆根系侵染危害,田间防治效果达46.88%以上,同时对土壤孢市线虫的增殖代谢活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林木废弃物还具有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的作用。运用土壤酶学分析原理,初步明确了林木废弃物对大豆孢市线虫病生物防治的机制,研制的含营养素的林木废弃物混合制剂,田间应用防治效果达53.44%,...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