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质学 成都相关记录271条 . 查询时间(0.262 秒)
2023年10月28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地质环境专业委员会和成都理工大学联合主办、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承办的第一届全国生态地质环境研讨会(EGE2023)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彭建兵,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祖信,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夏祖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三处处长刘羽,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冯新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唐辉明,中...
古生代时期地球发生了广泛的冰川作用,其中的晚古生代冰期(LPIA)始于晚泥盆世(3.62亿年),止于晚二叠世早期(2.56亿年),持续时间长、分布地域广,受到学术界特别的关注。拉萨地块申扎地区广泛分布着石炭-二叠纪冰期沉积地层,是研究晚古生代冰期演化的理想地区,但由于研究条件所限,在相关问题上长期存在重大争议。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云南大学博士生安显银及云南省地球系统科学重点实验室...
藏北地区是国家油气资源调查的重要战略选区,也是破解特提斯洋形成演化之谜的关键地区。由于大洋俯冲极性、闭合时限等问题仍存争议,有关拉萨地块北缘中生代盆地演化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大洋演化的联系仍不明晰。近期,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李奋其及合作者在拉萨地块北缘拉贡塘组(J2-3)中识别出深水碎屑流沉积,并精细刻画拉萨地块北缘、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包括狮泉河-纳木错蛇绿混杂岩带)中侏罗-早白垩世沉...
金沙江古特提斯是全球特提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青藏高原特提斯演化和开展全球特提斯对比研究的关键区域。但受制于蛇绿岩出露较少和深俯冲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缺乏,对其诞生、演化和消亡过程的认识还很粗略。近期,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唐渊及合作者在藏东金沙江古特提斯结合带首次发现榴辉岩并研究获得重要进展,大幅提升了人们对金沙江古特提斯洋消亡历史的认识。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强震区特大泥石流综合防控技术与示范应用”子课题形成的《强震区特大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规范》,于2023年3月5日通过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组织的团体标准评审。评审会上,成都地调中心专家代表10家标准起草单位做了编制工作汇报。
2023年1月4日,《自然》旗下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在线发表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孙媛媛博士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Mid-Miocene sea level altitude of the Qaidam Basin,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2023年1月4日,《自然》旗下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在线发表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孙媛媛博士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Mid-Miocene sea level altitude of the Qaidam Basin,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近日,基于中国知网资源总库,中国知网选取了2011-2022年期间发表的影响力前10%的文献组成《学术精要数据库》(https://xsjy.cnki.net/)。并分别按照被引频次、下载频次、PCSI指数(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遴选出学科前1%的高影响力论文,即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和高PCSI论文。
近日,自然资源部“9.5”泸定6.8级地震地质灾害应急防御团队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期刊在线发表题为《四川省泸定县Ms6.8级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减灾对策》的文章。该文在野外排查一手资料获取的基础上,结合InSAR区域地表形变场监测、地震前后高精度遥感影像对比解译等资料,第一时间开展了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及时揭示此次地震地质灾害的总体发育特征,为相关评价工作的合理性提供科学参考。
马元军,男,生于1988年,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曾先后担任葛洲坝易普力四川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安全质量环保部副部长,葛洲坝易普力四川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攀枝花分公司副经理等职位。
魏学利,男,生于1981年,九三社员,工学博士(后),正高级工程师,四川农业大学校外兼职导师。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滑坡泥石流防治分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会员、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四川省科技厅评审专家、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专家、康定市自然灾害应急专家库成员。目前已主持和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和软著15项,主编标准2...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区⽣态地质调查和评价”团队成功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专家服务团。
地质环境是支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认识地质环境的变化规律,维护好地球的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传统的地质调查工作以向地下探索,开展矿产资源勘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为工作方向(图1)。新时代新职责赋予了地质工作新使命和新定位,也拓展了地质调查工作的新内涵,促使了地质工作与生态保护的融合。
同构造沉积物记录了活动断褶带的生长过程。龙门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海拔高于四川盆地约4000米,是典型的活动汇聚山脉,调节了晚新生代以来高原的东向扩展。然而,龙门山的形成机制还存在争议,这主要是来自于对两类端元模型的不同认识,即地壳断裂与缩短作用和中下地壳流。
一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结合水工环地质工作转型发展需求,积极对接地方,发挥专业优势,不断开拓创新,通过提供培训指导、建立地方评价标准、实施示范项目、支撑部省试点工作等四种方式,在支撑和引领四川、重庆、西藏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方面,取得了实效,为西南地区构建新一轮地质灾害调查标准规范体系、技术方法体系和地质灾害隐患监测预警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