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检疫学 植物免疫学 植物病理学 植物药理学 农业昆虫学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抗病虫害育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杂草防治 鸟兽、鼠害防治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植物保护学 产孢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087 秒)
由尖孢镰刀菌侵染引起的枯萎病是番茄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随着我国保护地栽培面积的不断增大,枯萎病迅速蔓延,在适宜条件下,可造成灾害性病害。因此,实现枯萎病绿色防控、保障作物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与产业问题。我们阐明了乙酰化修饰调控病原菌抗氧化酶表达应对寄主植物活性氧迸发的机制;发现乙酰化修饰增强尖孢镰刀菌效应蛋白FolSvp1的稳定性,该蛋白劫持番茄质外体病程相关蛋白SlPR1进入细胞核...
2022年7月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创新团队在病毒学杂志(Viruse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Newly Identified Trichoderma harzianum Partitivirus (ThPV2) Does Not Diminish Spore Production and Biocontrol Activity of Its Host”的研究论...
生防菌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杀虫剂,被开发成多种制剂应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治;微生物制剂的生产成本高、耗时长,极大影响其生产效率。本试验通过液固两相发酵法筛选出提高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 flavoviride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产孢量的最优增效剂浓度。结果表明0.1%浓度增效剂对金龟子绿僵菌的促产孢作用达最大...
本研究以罗伯茨绿僵菌为研究对象,针对5'-3'核糖核酸外切酶基因(MrXrn1,MAA_09154,5'-3'exoribonuclease 1),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同源重组方法进行基因敲除。对获得的MrXrn1基因敲除株(ΔMrXrn1)与野生型进行表型分析结果发现,与野生型相比,ΔMrXrn1的营养生长无明显变化,而产孢能力显著下降,其中产孢量降低了75.75%;以大蜡螟为试虫的体壁侵染毒力分析...
大丽轮枝菌是一种可在广泛的寄主范围内引发黄萎病的土传植物病原真菌,主要以微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因此鉴定与微菌核形成及致病力相关的基因对防治该病害至关重要。本课题组从前期构建的棉花黄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微菌核明显减少的突变体,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该突变体致病力明显下降。以棉花黄萎病菌野生型菌株V592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从棉花黄萎病菌中克隆到被T-DNA插入突变的基因(...
蛀虫蜡蚧菌Lecanicillium cauligalbarum是蜡蚧菌属中最近报道的新种,目前对其研究尚属空白。为寻求易于生长的培养基成分,本文通过单因素筛选最佳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并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筛选的产孢条件(m/v)为:可溶性淀粉1%,酵母粉3%,蚕蛹粉1.5%,基础培养基(氯化钾0.05%,磷酸氢二钾0.1%,七水硫酸镁0.05%,七水硫酸亚铁0.001%),琼脂1.5%,蒸馏水10...
由 Pilidium lythri 引起的草莓褐色叶斑病是在草莓 Fragaria×ananassa 上发现的一种新病害。病原菌在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慢, 产孢量低。为了探讨不同培养基对 P. lythri 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筛选适合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大量产孢的培养基, 本文比较了10种培养基对 P. lythri 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结果表明, SPDA(添加1.2%...
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可侵染1 400多种植物,给全世界农作物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BcMito-TTP蛋白是一种进化保守的线粒体羧酸盐转运蛋白,酿酒酵母中研究发现该羧酸盐转运蛋白主要负责催化柠檬酸盐通过线粒体内膜流出以交换羧酸盐H+离子等。本研究通过对BcMito-TTP基因进行敲除和功能互补发现,与原始菌株相比,敲除转化子生长速度没有差异,但产孢量有所降低,致病力明显减...
【目的】克隆小麦条锈菌产孢相关基因PsCon1,分析其在病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方法】利用RT-PCR和PCR技术克隆PsCon1的cDNA序列和基因组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分析该基因的DNA序列结构及其编码蛋白的保守域等基本特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PsCon1在夏孢子,芽管以及不同侵染时间的表达水平。【结果】PsCon1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构成,开放阅读框长为2...
对番茄叶霉病病斑产孢规律的研究表明:在保湿24 h内,随着保湿时间的延长,病斑相对产孢量也随之增加;黑暗条件有利于病斑产孢;病斑产孢适宜温度为10~28℃。其中,在23℃时产孢量最大,4℃和35℃时病斑几乎不产孢;在80%~100%的相对湿度范围内病斑均可产孢,病斑产孢量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大;另外,病斑相对产孢量随氮肥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却随着磷钾肥使用量的增加而减少;6~9龄的病斑产孢能力最强。叶...
鸟苷酸交换因子(GEF)促使小G蛋白从GDP结合态转换为GTP结合态,从而激活G蛋白调控的信号途径,是一类重要的G蛋白活性调控因子。根据基因组注释结果,稻瘟病菌基因位点Mgg_11178.6编码一个假定的Rho族小G蛋白鸟苷酸交换因子(MoRGF1)。系统进化分析表明,MoRGF1与其它真菌同源的RhoGEF有较为紧密的亲缘关系。进一步运用同源重组的方法,获得了该基因敲除的突变体。与对照菌株比较,...
对采自云南省宣威市玉米大斑病标样进行分离、培养及产孢,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污染少的单孢分离法。结果表明,该病菌对蔗糖和玉米汁的利用效果较好;燕麦和燕麦桔子汁培养基更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光暗交替有利于产孢。为该病原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蕉斑镰刀菌32-6菌株产孢条件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