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 先秦史 秦汉史 魏晋南北朝史 隋唐五代十国史 宋史 辽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 中国古文字 中国古代契约文书 中国古代史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国古代史 财政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0.345 秒)
近日,陈锋教授编著的《清代盐务与财政》由中西书局出版,并入选2023年第7期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陈锋教授现任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心学术集刊《人文论丛》主编。
专款,作为京、协饷制度的补充,在晚清财政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成洋税为晚清财政专款之一,先后被作为偿赔专款、解部专款和海防专款。除作为偿赔专款因关系“国家大信”落实较好外,其他无论作为解部专款,还是海防经费,四成洋税都没有完全按照中央的解款计划不折不扣地执行,而是或征不及数,或奏归别用,最终出现“专款不专”的结果。四成洋税专款名实不符,反映了晚清专款制度的实行受到财政大背景、专款性质、财政理念以...
“非常时期”是相对于“正常时期”而言。非常时期财政政策的调整与更张,更能体现国家的财政治理能力。清代前期的非常时期具有“间歇性”特征,主要是清朝入关后的“开国”时期以及清代前中期的三藩之乱和白莲教之役时期,财政政策的变动以赋税的加征、举办捐输,调整起运、存留比例为手段。清代咸丰年间以降,大多处于非常时期,由于军费、赔款、外债以及自强新政的推行,导致严重的财政难,在“就地筹饷”“就地筹款”的税收政策...
清末大量发行铜元,短期内对缓解通货紧缩发挥了积极作用,然则无节制的铸发使铜元沦为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工具,进而引起通货膨胀和银钱比价失调,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清中央政府在整顿中由限制、收权到力图对地方造币厂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具有合理性。但受制于地方权力尾大不掉、动机不纯,整顿的实际效果甚微,从而为民国初期铜制货币跌价埋下伏笔。
本书以学术史回顾的方式对历史时期的中国糖业进行了论述,将行业史与区域史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将糖业置于整个东亚这个宏观区域中进行考察,既梳理了东亚糖业变迁及重构的历史过程,又清晰地展现了近代以前东亚糖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此外,本书还从三个方面重点讨论东亚糖业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加深了学术界对近代东亚新秩序、新格局形成的认识。
北宋真宗朝,随着诏敕被编修为法条,财政管理的分工模式在其规范下逐渐形成。对于“明有条贯”之事,三司可自主处置,相关法条亦多由三司官员主持编定。至于无条可依之事,则由中书门下宰执主导决策,三司备顾问并奉行指挥。由于中书门下宰执不参与三司法条编修,且缺乏财政数据处理能力,故既难充分把握条法内容,决策尤依赖三司提供的信息与分析结果,加之二者互无统属关系,彼此缺乏有效沟通机制,上述分工体系中存在权能“错位...
登国元年(386)拓跋珪称“魏王”,标志着北魏政权的正式建立。439年一统黄河流域后,由于民族生存空间的变化,北魏开始逐渐摆脱原有畜牧经济的影响,由游牧迁徙走向农业定居,由军事掠夺变为赋税征收,农业生产超越游牧经济成为获取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北魏政权的财务行政制度也开始发生重要变化,体现了北魏政权在国家治理层面上的努力与成效。
皇室财政历来与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进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皇权的出现既得益于社会分工的固定化和制度化,皇权的形成也往往以发动战争、获取更大权力的方式反过来推动国家的发展。尤其对于组织形式较为简单的游猎政权,君主的个人财富往往为早期的军事征服提供了最初的经济保障。疆域的不断扩张继而为游猎政权向中央集权式的政体演变创造了条件。从财政的角度来看,专制皇权对税收的掌握与官僚体系的发展相辅相成。
在对清前期钱粮亏空案的考察中,可以看到"挪用"与"垫支"、"摊捐俸工银"与"摊捐养廉银",以及"蠲免"与"捐纳"等制度之间的关联性。由"挪用"到"垫支"的支出行为发生由非法到合法的转变时,并没有解决难以归款的问题。而由"摊捐俸工"到"摊捐养廉",说明财政体制上存在着公私■的制度缺陷,虽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不断增大的财政缺口,却产生了官员低俸甚至是无俸的政治风险。此外,"蠲免"在被誉为造福于百姓的惠政加...
湖北会子的兴变展现了南宋国家财政格局的变化,该变化影响了京湖地区财政运作模式。南宋前期,宋廷保持各区域财政运作的相对独立性。因湖北会子不得出界使用,商旅在离开京湖地区之前多用湖北会子购买茶引,湖广总领所由此利用湖北会子将商旅的资金收入囊中,使其成为沟通茶利收入与和籴、购盐等货币支出的工具。南宋后期,宋廷倾向于统一管理各区域的军事、财政,湖广总领所的茶利也因此被收归国用。宋廷向京湖地区提供的大量东南...
均徭役银力差的轻重问题始终是明史学者争论的焦点,其实均徭银力差和轻重差之间并无逻 辑上的对应关系.重役的形成主要由于附加给民户的财政责任过多,而判断均徭役的轻重也主要根据附加给 徭役的额外财政负担的多少.海瑞的«兴革条例»保留了淳安县较为完整的财政数据,其中均徭役项目不仅标 注了工食银,还记载了表示该役实际财政负担的耗银,因而,可以通过各项目的正耗银总量,对均徭役的财...
为了挽救即将衰亡的政权, 20世纪初清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新政措施,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和社会风俗改良等各个层面,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这次禁烟律令严明,成绩突出,与其他改革措施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和推动了清末的新政步伐。 一、财政困境下禁烟的缘由 清末,满清王朝一方面需要支付巨额的皇室开支,一方面又要应付数额巨大的战争赔款,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清廷的财政状况每况...
19世纪60-90年代清朝财政结构的变动      清朝  财政  同治  光绪          < 2007/11/2
太平天国以后,清朝财政收支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财政规模上由19世纪40年代的4500万两增加至8900万两,中法战争以后,财政收支渐趋平衡。在收入结构上,田赋、盐课和关税厘金成为三大支柱,而其中鸦片税收占到整个财政收入约10%。在财政运行方式上,由于解协饷制度日益失灵,出现了中央专项经费、中央与地方分成支配关税收入以及在子口税与厘金方面地方与中央争夺财政收入的情况,反映了地方财政权的形成。财政收...
塞防海防与清朝财政      清朝  财政  塞防  海防  中法战争        < 2007/11/2
19世纪70年代以后,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清政府首先把财政支出重点用于支持西征军费和塞防,至1875~1884年十年间,西征和塞防军事支出达8000万两,占十年间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一。1875~1894年20年间,海防经费总共筹款约4200万两,其中一半以上用于北洋海军建设,约1000万两为宫廷所挪用,主要用于修建颐和园。而中法战争的军费支出总数约在3000万两以上。在西征军费和中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