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航空器结构与设计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飞行器仪表、设备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航空、航天材料 飞行器制造技术 飞行器实验技术 飞行器发射、飞行技术 航天地面设施、技术保障 航空、航空系统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北京大学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1.101 秒)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校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余梦伦院士经中国宇航学会推荐荣获本年度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名人堂”( Hall of Fame)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对推动空间科学技术进步、推动航天事业发展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韦小丁研究员课题组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缝合线结构对生物复合材料能量耗散的影响,建立了组分-结构-阻尼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自然界的生物如何通过缝合线结构将结构承载单元精巧的连接,从而实现优异的结构承载性能与动态能量耗散性能的同步优化。研究发现,这一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不同的生物为何能够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演化出尺度各异的缝合线角度和幅值(图1)。
由地空学院宗秋刚、邹鸿团队申请的三项发明专利《一种中能电子探测器一体化设计探测探头》、《星上数据采集处理方法、系统以及空间粒子探测器》和《空间粒子探测器及其星上数据处理方法》已于近期获得授权。图1为发明专利的授权书。截止目前,宗秋刚、邹鸿团队研制的“成像电子谱仪”项目已获得了四项国家发明专利,具体如下表所列:
1969年7月20日,美国Apollo 11号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功踏上月球表面,迈开了“人类的一大步”,也标志着人类第一次探月高潮的到来。本世纪初,欧空局、日本、中国、印度、美国等航天大国都向月球发射了探测器,掀起了人类第二次月球探测的高潮。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4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盆地底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的探测器。目前中国、印度、韩国、美国、日本等后续...
应我校航空宇航学院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助华教授的邀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国家杰青江颖教授,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青李新征教授于9月27至28日访问了我校,并于9月28日分别做了题为“界面水的亚分子级分辨研究”和“凝聚态体系中一些由核量子效应诱发的新物性”的学术报告。李新征教授作了题为“凝聚态体系中一些由核量子效应诱发的新物性”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理论计算领域近年来对电子的量子描述已很...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李存标教授受邀担任AIAA Journal(简称AIAA J.)副主编。AIAA J.是国际航空航天领域最重要的杂志。目前,李存标还担任流体力学两大杂志之一Phys. of Fluids的编委。李存标长期致力于流体力学的实验研究。1987-1990年从事高超音速激波和湍流边界层干扰的研究;1990年至今从事转捩和湍流的研究,其中1996-1998年和Kachanov合作进行边界...
近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宗秋刚教授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卫星探测器揭示了亚暴电子注入锋面的径向传播特征,相关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刊登于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pace Physics,题目为“The Radial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jection Front: A Stati...
2018年3月16日,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刘才山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DOI: 10.1038/s41467-018-03344-3)在线发表题为“Archimedes’law explains penetration of solids into granular media”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他们在颗粒材料动态力学性能表征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成立于2010年5月,它是在2008年成立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基础上,整合相关资源而成立的教学科研机构。这是北京大学为适应国家航空航天事业高速发展的需求,发挥北京大学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雄厚资源,为航空航天及相关领域培养和输送具有坚实基础和宽广视野的高素质人才而做出的重大举措。
焦维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从事深空探测、行星科学、空间天气学研究,最新出版《月球文化与月球探测》一书。 【嫦娥奔月】看点 2013年12月2日凌晨,“嫦娥三姑娘”奔赴太空,目的地只有一个,月球。时隔37年,月球将再度与来自地球的落月探测器“零距离”接触。嫦娥三号有哪些难点与亮点?将在月球上如何工作?京华时报专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
陈鸿飞,副教授, 1984年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硕士研究生毕业。2001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博士研究生毕业,专业方向为磁层电流体系与地磁变化场研究。2001年调入北京大学,任副教授至今。现从事空间高能粒子探测研究工作,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兼空间探测与数据分析实验室主任。 陈鸿飞副教授曾经主持和参与VLF无线电探测、雷电探测和粒子辐射探测等科研项目,在信号采...
2011年2月9日下午,教育部卫星导航联合研究中心创新能力提升研讨暨年终总结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教育部科技司领导、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领导以及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程旭出席了会议。
2011年12月9日下午,教育部卫星导航联合研究中心创新能力提升研讨暨年终总结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教育部科技司领导、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领导以及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程旭出席了会议。
2010年11月12日上午,教育部卫星导航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北大顺利召开。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联合研究中心理事长谢焕忠,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蔡兰波,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彦,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刘经南院士,联合研究中心科技委主任杨元喜院士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来自国家各部委、联合研究中心共建高校及有关单位的代表七十余人出席了成立大会。会议由北京大学校长...
何新贵 浙江蒲江人。1960年和1967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首任院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担任中国载人飞船工程软件专家组组长,负责该工程的软件工程总体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并实施工程级的软件质量保证工作。全程担任我军大型软件工程“军用共性软件系统”的技术负责人和总设计师,负责该工程的总体设计和实施等全面工作。学术上长期从事计算机软件和人工智能的理论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