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化学 >>>
搜索结果: 1-6 共查到土壤化学 CO2相关记录6条 . 查询时间(0.114 秒)
气候变暖会导致冻土区储存的大量有机碳以CO2等形式释放至大气,进而形成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变暖之间的正反馈效应。然而,目前的观测证据主要来自生长季且主要源自北极地区,使得学术界对整个冻土区非生长季CO2排放的估算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相对于高纬度冻土区,青藏高原作为低纬度高海拔最大的冻土分布区,其非生长季CO2排放还缺乏系统研究。
选择青藏高原东北隅海北站区的4种高寒草甸土壤进行高分辨率采样, 测定土壤有机碳及其14C信号; 应用14C示踪技术探讨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更新周期和CO2通量. 研究得出海北站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在22.12´104 ~30.75´104 kgC·hm-2之间, 平均为26.86´104 kgC·hm-2. 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的更新周期从表层的45~73...
黄淮海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其中,小麦-玉米1年2作是其主要种植制度。集约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与管理对粮食可持续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应用修正的碳固持CQESTR模型,对黄淮海平原7个独立肥料长期定位点76个处理的10~20年土壤有机碳动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受有机物料还田水平的影响,黄淮海平原区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SOM)年矿化速率差异较大,不同试验点多年平均最低值为2.16%,最高值为5.95...
在FACE (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 实验平台上,采用水培的方法观测了抽穗期水稻根系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FACE条件下根生物量、根体积和根冠比极显著增加且不定根明显增多、变粗。高CO2浓度显著降低了根中N含量,而C含量变化不明显,导致碳氮比极显著增加。基于单位根质量的根系活力在CO2浓度增加条件下极显著降低,养分吸收效率的降低可能是根中N含量下降的...
土壤中的CO2及其对岩溶作用的驱动           < 2007/7/28
期刊信息 篇名 土壤中的CO2及其对岩溶作用的驱动 语种 中文 撰写或编译 作者 刘再华,何师意等 第一作者单位 刊物名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页面 1998年第4期.p42-45 出版日期 1998年 月 日 文章标识(ISSN) 相关项目 我国典型岩溶动力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演变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德分校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由于近期洛基山脉积雪变薄,导致森林土壤中的二氧化碳(CO2)释放到大气中的速度相应减慢。作为2006年2月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一篇相关论文的主要作者,他指出:“由于土壤释放CO2的速度减慢,冬天森林里的湿气变得稀薄,这为春、夏时期树木的生长带来压力,同时还限制了它们在生长季节需要大量吸收的CO2的数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