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
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发展心理学 学习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0.446 秒)
通过对比不同梯度下, 分值激发的议程与习惯性反应作用一致、不一致条件中, 优先选择项目和学习时间的差异, 考察基于价值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及其动态过程。结果发现:(1)等分值条件下, 汉语为母语被试存在从左到右的习惯性反应。(2)分值梯度对基于议程的学习时间分配的有效性具有调节作用。小分值梯度(1分、5分)激发的议程能够克服习惯性反应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 但不能使被试建立起优先学习高价值项...
探讨了6岁儿童的类别学习能力、类别表征和分类策略。62名儿童参加了实验, 实验1采用了“5/4模型”类别结构, 实验2采用了“3/3类别结构”。结果发现:6岁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类别学习能力; 相对于原型表征, 6岁儿童更倾向于进行样例表征; 6岁儿童在注意上具有定位在高典型性特征维度上的能力, 但不具备定位在区分性特征维度上的能力; 在类别学习策略上主要采用单维度分类策略和规则加例外的分类策略。
谈科研、学习与修养     科学研究  学习  自我修养       < 2013/3/27
对研究生来说,科研、学习和人格修养都是不可或缺的。科研是一种自由的艺术,创新是科研的灵魂,科研中最重要的工具是我们的头脑;心理学研究是一个悖论;学无止境,读书贵在思考,做学位论文需要多方位的自主学习;修养是成功人生的桥梁,立志与养成好学风将帮助你成为健全人格者。
陕西师范大学公共心理学课件第十三章 学习心理与辅导。
内隐学习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外显学习的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它是有机体通过与环境接触,无目的、自动地获得事件或客体间结构关系的过程。本文将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内隐学习的研究历程     人工语法范式  内隐学习  历程       < 2009/6/2
通观自1967年内隐学习诞生以来三十余年的研究状况,结合人工语法范式研究者的典型实验,分别从四个侧面(从外部到内部、从简单到复杂、从分离到协同、从理论到应用)介绍了内隐学习研究的历程,并夹叙夹议地展开讨论,启示人们关注这一领域。
采用3×3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利用计算机呈现刺激并记录被试的反应,以语意联系密切程度不同的词对作为难易不同的材料,借助线索回忆作为提取方式,利用四项研究分别探查小学儿童在短时限、中等时限和无时限三种时间限制下,学习时间分配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得到如下结论:(1)小学各阶段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进行了学习时间分配的决策。(2)儿童学习时间分配的决策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不同的时间限制难度不同,儿...
研究包含3个实验,分别探查了儿童在“速度定向”、“准确性定向”以及“速度和准确性定向”3种任务定向下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水平的发展。3个实验均采用3×3混合设计,选择小学2年级、小学4年级、小学6年级学生各24人为被试,提供难度不同的3种材料,考查在限定的时间内儿童在3种材料间进行的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水平的发展。结果:(1)在三种任务定向下,儿童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2)不同的任务定...
利用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和再认三种提取方式,以儿童任务难度预见(EOL)的判断等级与学习时间分配之间的G相关值作为指标,考察了小学儿童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水平的发展过程。小学2、4、6年级儿童和成人大学生(作为对照)参与本研究,每个年龄组各24人。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小学各年级儿童,其学习时间分配的决策都受对任务难度预见等级的制约,对EOL判断等级越高的项目,分配的学习时间越长,说明小学儿...
样例学习是教育心理学古老的研究课题,受到认知和教育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文章主要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样例内特征、样例间特征以及自我解释效应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样例学习研究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将来进一步探讨样例学习提供了新的参考框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