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检疫学 植物免疫学 植物病理学 植物药理学 农业昆虫学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抗病虫害育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杂草防治 鸟兽、鼠害防治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植物保护学 农药相关记录112条 . 查询时间(0.249 秒)
为筛选防治莲藕莲缢管蚜的理想药剂, 比较研究了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的杀虫活性、田间防效、作物安全性和残留。结果表明, 啶虫脒对莲缢管蚜3日龄蚜虫的LC50为0.09 mg/L, 毒力显著高于吡虫啉和吡蚜酮(LC50值分别为0.26 mg/L和1.0 mg/L)。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和山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吡虫啉、啶虫脒和吡蚜酮在15 g/hm2以上有效使用剂量时, 药后7 d对莲藕莲缢管蚜的...
为分析沙葱萤叶甲发生趋势, 筛选出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 对沙葱萤叶甲在内蒙古草原的为害进行了监测, 并以幼虫为试虫, 采用大型喷雾机械对3种常用植物源农药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表明, 0.3%印楝素乳油、1.3%苦参碱水剂及1.2%烟碱·苦参碱乳油在制剂用量30 mL/667 m2条件下, 药后3、5 d及10 d对沙葱萤叶甲的防治效果为85.5%~100.0%, 与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相...
为探讨农药减量化防治小菜蛾的技术,采用光学视频接触角测量仪测定了添加喜威408和矿物源增效剂GY-Spry两种表面活性助剂后,2%甲维盐微乳剂和20%阿维·杀虫单微乳剂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在甘蓝叶片上的接触角。结果表明: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01%~0.1%的喜威408和0.2%~0.5%的GY-Spry后,均能显著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及液滴在甘蓝叶片上的接触角。其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03%的喜威40...
草莓叶螨是影响北京地区草莓生产的重要害螨, 本文对其进行了两种新型生物源农药(藜芦碱、多杀霉素)及化学农药(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的防效对比研究。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和0.5%藜芦碱SL对朱砂叶螨毒力最高, 其LC50分别为2.54 mg/L和4.18 mg/L; 其次是10%联苯菊酯EC和2.5%多杀霉素SC, 其LC50分别为13.16 mg/L和84.51 ...
乳状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石油、化妆品和农用化学品等领域,稳定性是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因此,快速、准确地表征乳状液的稳定性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农药水乳剂是以乳状液为基础的农药剂型之一,具有高效、低毒和环保等优点。文章简要介绍了乳状液在食品和石油等领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液滴粒径及其分布测定、电导率测定、微观结构研究、拟三元相图研究和液滴表面电动性能研究等表征乳状液制备与使用过程...
日前,科技部公布了2013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袁会珠研究员主编、农药研究室专家编写的《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名列其中。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是由科技部组织评审,目的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进一步繁荣科普创作,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获悉,由该所邱德文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个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蛋白质生物农药——“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并获准上市。其推广应用,将有利于提高我国主要作物和蔬菜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建立了一种茶叶中硫丹和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氰戊菊酯)残留分析的新方法。样品以乙腈提取,浓硫酸-乙醇净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GC-ECD)测定。结果表明:在0.005~0.5 mg/kg添加水平内,4种茶叶样品中α-硫丹和5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添加回收率在81.6%~105.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2%~13.0%(n=3)。α-硫丹和...
从大英农作物生产研究会e-农药手册(The e-Pesticide Manual V5.0)中提取了1 478个各类农药,利用化学信息学方法对比了农药与临床药物在物理化学性质、分子骨架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二者在化学空间中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农药具有相对较低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较高的脂溶性,其F、Cl、P等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临床药物;在分子骨架和化学空间分布上二者也有着显著差异。因此,在将医药研发的技术...
对国际上已建立的农药施用者暴露量测定方法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比较了全身整体取样法、贴片法、荧光示踪法、化学移除法等几种主要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贴片法和全身整体取样法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具优势的2种农药暴露量测定方法,其中全身整体取样法又优于贴片法,能够全面、准确地测定人群潜在和实际的农药暴露量,是目前普遍采用、最安全且最准确的农药暴露量测定方法。
对中药材中常用农药的使用情况、残留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防止中药材中农药残留超标的一些具体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生物防治力度,推广使用无公害生物农药;选育抗病虫害的中药材新品种;科学规划中药材生产基地,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等。应加速科研创新,综合采取各项措施,有效减少和控制中药材中的农药残留,保障中药材产品质量安全。
近日,我校植保学院刘凤权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影响因子8.58)上发表了题为《Biosynthesis of HSAF, a Tetramic Acid-containing Macrolactam from Lysobacter enzymogene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以钱国良博士为并列第一作者,刘凤权教授为...
对Harpins蛋白、B5、G3、嗜线虫杆菌、蜡介轮支菌菌土、“818”发酵液和恩益碧种衣剂7种不同类型生物农药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南京农业大学提供的Harpins 蛋白在使用浓度为45 mg·L-1时防治效果最好,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平均发病率仅为0.12%,防治效果达到75%,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加7%。其次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所提供的“818”发酵液,防治效果达到5...
应用QuEChERS技术对烟草中113种有机磷、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物进行提取、净化, 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上以DB-17毛细管柱实现分离。通过优化质谱参数, 有效降低复杂基质干扰及农药组分重叠峰的相互串扰, 以保留时间窗口和选择性反应监测(SRM)离子对定性、峰面积定量。该法具有前处理简便、快捷、节省溶剂、一次进样、在50 min内分析124个农药组分、准确灵敏的特点...
建立了韭菜中16种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方法。韭菜样本经微波炉加热处理,乙腈提取,新型固相萃取柱Cleanert TPT净化,以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测定。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固相萃取净化可以有效去除基质干扰,16种农药在0.02~2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0.01和0.5 mg/kg两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分别在84.6%~124.2%和92.4%~98.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