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考古理论 考古学史 考古技术 中国考古 外国考古 专门考古 考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3 共查到考古学 专业相关记录133条 . 查询时间(0.984 秒)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紧缺型人才,我校2011年招收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为:065100,拟招收15人(中国人民大学本部),其中接收推荐免试生5人。招生对象为符合教育部规定硕士生报考条件的应届生和往届毕业生。
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布了2010年度高等学校“第六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我校考古学、新闻学两个特色专业入选。福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自2007年起评定,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至此,我校共有2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编号 作者 成果名称 形式 发表或出版单位 时间 1. 林云 说干盾 论文 古文字研究第22辑 7-1-00 2. 王立新 试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的类型与布局特点 论文 文物春秋 6-25-00 3. 王立新 灰坑发掘中应当注意的三种情况 论文 中国文物报 9-20-00 4. 王立新 近年赤峰地区周代考古的新...
编号 作者 成果名称 形式 发表或出版单位 时间 1. 张文立 神秘的苏美尔人 译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年3月 2. 郑君雷 寻找玛雅文明 译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年3月 3. 陈国庆 李伊萍 河口与振兴 专著 科学出版社 2001年 4. 魏存成 高句丽遗迹 专著 文物出版社 2002年6月 ...
2005年12月24日,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大学举行迎新年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中国科学院所属地质与地球物理所、植物所、地理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生院,河南省考古所、山东省考古所等研究院所及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四十多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特邀高星研究员报告了宁夏水洞沟遗址近几年来的发掘情况;刘国祥研究员介绍了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发掘的收获;何弩和赵春青两...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学时 中国考古学通论 朱乃诚 杜金鹏 徐良高 姜波 朱岩石 60学时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殷玮璋 80学时 中国考古学史 王世民 60学时 历史文献学 冯时 60学时 考古学专题讨论课 刘庆柱等 80学时 科技考古 袁靖等 60学时 动物考古 袁靖 80学时 商周考古 王巍、唐际根 80学时 秦汉考古 刘庆柱 80...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通过培养,应能达到如下目标: 能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能够掌握考古学坚实的基础理论、所涉及研究方向中的具体内容和前沿动态。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考古专业的外文资...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通过培养,应能达到如下目标: 能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能掌握考古专业坚实和宽厚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以及前沿动态,能够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考古专业的学术著...
新华网2007年3月6日专电 甘肃省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的机构组建工作日前获得了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这意味着长期挤在阴冷库房里的数万枚珍贵的甘肃简牍有了“新家”。按照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批复,新成立的甘肃省简牍保护研究中心加挂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并为其配备了8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的保护研究人员。
光明日报2006年7月7日讯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近日在洛阳龙门成立。石窟寺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成为融合建筑、雕塑、壁画、碑刻艺术的综合体。石窟专业委员会将大力开展石窟文物保护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石窟保护机构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力争实现文物保护和科学技术发展双赢。
中国文物报2006年5月31日讯 日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全国首开文化遗产班。这是该校继成立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之后,在文化遗产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该校开设文化遗产班,意在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内涵外延、研究理论及方法以及该学科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前景等进行系统研究,对中国文化遗产的调查、评估、申报、管理、保护、利用及开发等环节进行深入探讨,并对文物保护单位与民族、民间文化精华进...
2006年2月17日上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多功能厅,中国博物馆学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在这里举行成立大会,这标志着我国民族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的关心支持下,该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博物馆学会、民族文化宫共同组织筹备。大会得到各民族、各地区民族民俗博物馆的积极响应,来自国内20个省、市、自治区的58家博物馆、文化事业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博物馆...
中国首个专业简牍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2005年12月26日在长沙正式开馆,并将在未来一周免费对外开放。简牍是中国古代在发明纸张前最重要的书写、阅读工具之一,它是以竹、木制成简条,再用丝线捆扎而成,其中以竹为材料的称为简,以木为材料的称为牍。长沙是我国出土简牍数量最多的城市。1996年,考古人员在长沙走马楼J22号遗址中发现了10余万枚三国孙吴简牍,超过20世纪我国所发现的简牍总和。极高的史料价...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